4月16日,《2023年全国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统计总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活动由网安联秘书处牵头,北京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主办,面向社会各界发布《2023年全国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统计总报告》。报告显示,网络安全治理成效显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我国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2023 年 9 月和10月,全国135家网络社会组织及相关机构(网安联)在全国各地发起了2023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样本采集工作,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活动主题,分两个阶段进行样本采集。共收回问卷总数为 224.7269 万份(主问卷+专题问卷),其中有效问卷总数为 174.4356 万份。基于此次调查采集到问卷样本编写形成的《2023年全国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统计总报告》(以下简称“2023全国总报告”)正式完成,于4月16日发布。
十大主要发现,彰显网络安全治理成效
1、网络安全治理成效显著,安全感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
2023 年网民满意度指数为 75.537,继续保持上升趋势,而且升幅明显,跨上 75 分台阶,为较好偏好的水平。数据显示 2023 年度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评价明显上升,反映了去年我国在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成效显著。2023 年网民满意度指数已经连续 5年上升,指数走势良好,显示近年来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总体状况持续好转,网络安全治理成果受到网民的较广泛的肯定。
2、网络法治建设稳步推进,社会参与共治持续加强
网络法治宣传效果提升,网民网络素养评价整体向好。网民对目前网民的网络素养水平和网络守法方面的好评率达到87.56%,超过八成半的网民表示满意,整体向好。
公众网民对本地开展的法治宣传活动持有正向评价(非常满意+较满意)的选择率共有 66.94%,超过六成。有 6.47%公众网民持有负面评价(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但对法治宣传活动效果持有保留态度的网民数量不少,接近三成,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活动的效果。
3、违法犯罪整治成效凸显,网民防范意识持续加强
网络诈骗态势稳中向好,网民防诈能力提升应对更主动。参与调查的公众网民对各种网络诈骗态势感受第一位是“电话欠费、积分兑换、中奖诈骗”(遇见率 38.99%),第二位是“贷款金融诈骗”(遇见率 37.38%),第三位是“疫情诈骗圈套”(遇见率 25.80%)。网络诈骗活跃度仍处在较高的位置。
数据显示,2023年网民的网络诈骗遇见情况较去年有所缓和,整体态势向好,惩治网络诈骗的打击工作初显成效。公众网民在遇到网络诈骗时更加懂得利用官方渠道去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网民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增强。
4、本发现为网络诚信建设相关内容,将于相关大会详细公布
5、个人信息保护效果良好,政策法规普及任重道远
个人信息保护状况的评价大幅度提升,信息泄露状况总体上有所好转。和去年相比,公众网民对个人信息保护状况评价大幅度提升,正面评价提升了 11.23 个百分点,负面评价则下降了 11.34 个百分点,变化比较明显。总体走势保持了连续 3 年的回升,说明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得到公众网民的肯定。
6、网购交易保障仍需加强,维权痛点变化应予重视
电商直播购物市场扩大,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成为网民网购和维权重点。调查数据显示,直播间、短视频平台成为公众网民经常使用的网购渠道,越来越多网民开始参与到这种购物方式中。
7、权益保护状况逐步提升,网络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取得成效,网民关注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和去年相比,正面评价提升了 5.33个百分点,负面评价也提升了 0.86 个百分点。中性评价下降了 1.76 个百分点,表示不清楚的大幅度减少 4.43 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公众网民的评价转向正面,对有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网络素养教育的了解覆盖面明显扩大,促进了满意度的提高。公众网民主要认为需要加强青少年自身的防护意识和加强监管,通过加强自身防护来规避风险。
8、平台监管力度仍需加强,企业自律推进效果提升
不良信息的渗透率有所下降但仍不容忽视,近五成网民满意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数据显示网络上不良信息主要是危害国家安全和传播色情、暴力、赌博比较泛滥,渗透率超过四成。不良信息泛滥情况有较明显的好转,网民不良信息接触率大幅下降。
9、数字政务服务期望提质,网上办理体验有待改善
政府网上服务覆盖率满意度下降,网上业务办理的渗透率有所降低。公众网民对政府网上服务覆盖率评价,总体上来说表示满意的占主要部分,超过五成,公众网民对政府网上服务覆盖率比较认可。
10、数字经济和 AI 应用浪潮,行业发展面临机遇挑战
数字经济在工作、生活上的积极影响受到网民认可。数据显示,大部分(64.44%)网民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让日常生活更加便利、智能。超过五成半的公众网民认为数字经济能带动实体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七大结论,人民至上引领协同共治
1、满意评价明显上升,网络安全治理成效显著
2023 年网民网络安全感评价有较明显上涨,继续了连续 4 年上升的趋势。
2、法治建设上新台阶,人民至上引领协同共治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网络安全法治社会建设不断完善。网民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立法方向体现了网民的期望和需求,着力加强权益保护的落实,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增强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3、精准打击措施有力,违法痛点治理取得突破
网络安全主管部门努力践行“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不断加大惩治网络犯罪行为的力度,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取得明显效果。
4、综合治理体系保障,权益保护落实质量提升
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取得良好进展。网民关注重点是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要求、完善相关救济渠道和提升网民维权意识。
5、合规自律略有改善,平台监管力度期望提升
行为合规方面,企业自律和平台监管仍有改善空间。首先互联网平台责任履行方面,企业自律落实状况改善,但离网民期望还有距离。
6、数字经济机遇涌现,创新赋能推动行业发展
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正全面推动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7、人工智能风险挑战,扬长避短统筹安全发展
网民对人工智能的风险十分关注,特别是网络空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被滥用会带来巨大的风险,我国对人工智能应用的监管措施还有待完善。我国正面临新的一轮技术革命的重大挑战,风险和机遇并存,要积极面对,迎难而上,砥砺前行。
(注:以上最终内容请以报告为准)
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活动的宗旨就是以人为本。调查活动直接面向网民大众,目的是让大家有话可以说,让政府主管部门可以直接倾听网络安全在网民中的感受、了解网民的诉求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向广大网民宣传网络安全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知识。
2023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内容丰富,内容涵盖2 个主问卷、12 个专题领域,问卷题目总数量达 437 道。调查问卷的设计以网络安全感满意指标体系为框架,以网民对网络安全的认知、需求、感受与评价为主线,针对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互联网企业、安全产品服务供应商、协会、科研机构、一般联网使用单位及网民等不同网络角色在网络空间活动的问题、感受及其期望设计调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