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欢迎您登录广东英烈网为南粤英烈献花
· 中山公开选聘廉洁征兵监督员
· 2023·崇尚·清明祭英烈|欢迎您登录广东英烈网为南粤英烈献花!
· 倡导足不出户缅怀英烈祭扫风尚!欢迎您登录广东英烈网祭英烈
· 关于疫情期间中山革命烈士陵园进园注意事项的通告
 
· 南朗社区新兵入营“…
·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
· 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
· 绿美共建,退役军人…
· 中山召开2025年…
 
 
 
  现在位置: 专栏首页 >> 双拥共建 >> 正文


和衷共济书写“双拥”新篇


来源于:中山日报
中山新闻网记者刘志巍苏小红 [B]近五年来,一组组数据忠实地记录了中山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拥军情[/B] “双拥”落到实处,就是要军地相互支持、互办实事。 当年批准随军的家属当年100%安置,军队转业干部100%按政策规定落实,军警部队干部子女入学入幼100%安排进入上等级的小学和幼儿园。这三个非常难得的“百分百”落实,可谓中山军地互办实事最动人的写照。 中山市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部队建设,为部队排忧解难。每年元旦、“八一”、春节期间,地方党、政主要领导都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军、警部队驻地慰问官兵,送温暖、办实事。去年,还专门慰问了驻港和驻澳部队。市政府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对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对驻军的粮油供应情况、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工作进行检查,特别是定期对转业干部、退伍军人安置情况进行检查。市委、市政府把部队基本设施建设纳入地方建设计划和城市规划。在部队随军家属工作安排、子女入学入托、干部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等问题上,先后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多项政策,想方设法为部队解决后顾之忧,做到三个“百分百”落实。市政府多次召开军队转业干部座谈会,听取对工作安排的意见,多次召集组织人事和劳动部门研究妥善安排随军家属工作的措施。仅去年就解决了驻军随军家属28人就业、子女38人入学入幼等问题;市委、市政府还安排专款为驻地军警部队排以上干部解决住房。 近五年来,一组组数据忠实地记录了中山市各级党委、政府拥军优属滚烫的赤诚。 五年来,共组织慰问团310多个,赠送慰问金610多万元。 五年来,先后拨款7535万元,为部队修建办公楼、宿舍、水电等基本设施和补贴驻军工作经费缺口。 五年来,共安排部队干部住房169人,部队干部子女入学入幼183人。 [B]中山人民致富不忘国防,拥军不分地域[/B] 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拥军优属工作已经形成了深厚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全市人民致富不忘国防,拥军不分地域。 没有长城固若金汤,哪有市场经济繁荣兴旺?中山民营企业的老板们,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于是,市个协和私协发动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自发捐资50万元,建立市个协和私协拥军优属资金。这笔带着中山“老板们”对子弟兵深情厚谊的资金,为中山市新时期开展“双拥”活动谱写了新的篇章。拥军优属,老板们不甘人后。中山市的一些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积极开展科技拥军,去年春节和“八一”期间,市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为驻粤某师赠送电脑20台,价值13万元;市政府和外资企业完美公司分别慰问驻港部队深圳基地30万元和40万元(含物资);古镇镇政府向驻粤某集团军赠送价值30多万元的灯具,外资企业港华煤气公司向军分区捐赠价值30万元的煤气管道和炊具,并无偿安装。 [B]热爱中山、建设中山、发展中山成为驻地官兵们的自觉追求[/B] 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和支持部队建设,极大地激发了驻中山军警部队官兵热爱第二故乡、建设第二故乡的热情。他们主动承担地方“急、难、险、重”任务,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五年来,共出动官兵5830多人次,船艇36艘、车辆126台次,执行扑灭山火、海上救援等抢险救灾任务623次,抢救群众135人、物资20多吨,有效地保护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热心参与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慈善万人行捐款、义务献血、义务植树等活动。积极支持城市改造、新建城区治理工程和美化净化环境活动,为群众做好事820多件。中山军分区、武警支队、边防支队等单位从1995年起,每年都组织官兵清理河涌。每逢重大活动、社会治安专项整治,驻军和武警部队都派出官兵配合公安部门巡逻执勤和值班,为中山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社会安全稳定发挥卫士作用。
发布日期:2003年05月13日刘志巍 苏小红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本 专 页 由 中 山 网 开 发 制 作 及 提 供 技 术 支 持
本网页版权归中山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