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村行⑤|上塘村:侨房有“千面” 齐诉桑梓情
发布时间:2022-09-23 来源:中山+

9月的中山市南区街道上塘村,金风微拂,粉红的小叶紫薇花挂满了树梢,午后的村口,百年的细叶榕随风伸了个“懒腰”,与树下的老人一样,静默地凝视着这座村庄。上塘村与周边的恒美村、沙涌村、竹秀园村相依相偎在旗山怀抱,近代以来,村民就有出洋创业的先风,是远近闻名的侨村。


中山市南区街道上塘村。记者 缪晓剑 摄

当你沿着上塘牌坊、上塘大街、师姑岭街一路探寻,一定会为这里的侨房建筑的魅力而惊叹:村中既有金花庙、华光殿等传统古庙,又矗立着近百年历史的良都堂;既有雕梁画栋、灰塑壁画的岭南民居,也有融合中西式风情的大院大宅……“上塘侨房建筑风格之丰富在中山乃至周边地市都是少见的。当年上塘先人追随马氏、郭氏等百货先驱,在外打拼,赚到了钱带回乡下,建起了一座座宅院,我们今天有责任保护好这些建筑,续写好这段华侨艰苦奋斗建设家乡的故事。”一名参与上塘侨房活化保育的归侨陈翼良如是说。

■上塘往事
250多座侨房见证华侨先辈的桑梓情怀

永安路旁的上塘村不大,与沙涌、竹秀园、恒美仅仅一街或一渠之隔。《中山市南区志》记载,南宋期间,千里无烟的旗山脚下逐渐热闹起来:马南宝家族辗转开村沙涌,李松岗兄弟迁建恒美。及至明代,一些常年漂泊水上的疍家欧姓及黄姓人家上岸,开始在今天竹秀园和上塘一带开枝散叶。其中黄、欧两姓在旗山半坡开了新村,相传因该村依偎于旗山之麓,山上流下的溪水在村内汇集成众多小水塘,村民填塘建屋,遂称“上塘”村,亦称“上堂”村。几百年来,上塘世居村民就有李、黄、杨、汤、商、何、张、邓、郑、马等姓氏。

清朝末年,附近深湾、石鼓、龙塘的一部分村民迁来,在上塘东面又建了师姑岭村。师姑岭后来并入上塘,成为这里一条街的名字。

建筑不言不语,却可以从中窥见一座村庄的精神世界。

上塘村师姑岭大街片区保留了大量建造精美的老侨房。记者 缪晓剑 摄

推开位于村中心的金花庙、华光殿、康公庙大门,可见硬山顶、灰塑花鸟屋脊、青砖墙、绿釉瓦当、红砖铺地等景色,历经了岁月的洗礼。这些庙宇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经1906年、1989年、2006年进行过三次重修,均留有碑记。村里老人说,每当村里要修路铺桥、兴建学校、举办节庆聚会,都吸引不少华侨乡贤纷纷汇款捐资,只见碑记里密密麻麻刻有来自不同年代的上百个姓名,可见其踊跃。“除了这些庙宇,我们的上塘学校、上塘牌坊同样由华侨乡贤捐建,都留有碑记,华侨们对村中大大小小的公共事务总是不遗余力。”上塘经联社党支部书记何健柱说,村中目前保留着250座侨房,大部分都是百多年前在外艰苦奋斗的华侨先辈,辛辛苦苦赚到钱后回上塘兴建的,他们艰苦奋斗、情系桑梓、关心教育,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侨胞还关心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侨迹探寻
每一座侨房背后都是一段家族奋斗史

穿过上塘牌坊,上塘村内的街巷肌理保留完整,行走间,但见巷陌交通、古厝林立,开门即绿、推窗见果。华洋一体的老建筑屋群,是近代中山人“开眼看世界”的绝佳写照。


上塘村有250多座侨房,兰桂堂是其中最宏伟的。记者 缪晓剑 摄

沿着整洁的村道,行至师姑岭大街19号的兰桂堂,推开半掩的大门,一座欧陆式住宅便映入眼帘。主建筑分三层,通体浅色,方平顶层,设有天井,正面饰以罗马通天柱,二三层皆有大阳台,两侧有大窗,在周围的岭南民居建筑群中显得格外宏伟稳重,院子里种满了绿植。1918年,华侨李润芝回乡,在上塘购地2亩,建起了这座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的大院大宅,所用的建材全部来自英国、法国。为了纪念他的母亲和贤妻,李润芝为这座大宅取名“兰桂堂”。

何健柱说,当年“四大百货”家族带动家乡附近多条村落的发展,建筑风格独特的近现代建筑在上塘比比皆是,这些老房子都有着不俗的身世。何健柱曾在李氏后人出示的一张永安百货合照里看到了许多上塘先辈的身影,照片中,上百名永安百货员工西装革履,李润芝也身在其中。这些先辈很多跟随百货先驱从事百货、金融、买办等工作,赚到钱后,回乡购地建起了一座座大宅大院。


上塘村师姑岭大街。记者 缪晓剑 摄

祖籍上塘的归侨陈翼良在参与侨房活化过程中有类似的发现,他曾改造的两间房屋规模巨大、装饰精美、品位独特。后来联系其后人,才获悉房屋曾经的主人是在上海、香港之间做股票交易的,自然资金雄厚、见多识广,也将家乡的房子建设得美轮美奂。

上塘西街55号,一座两层高的白色教堂矗立在一条窄窄浅浅的小渠旁,显得格外亮眼。这是一座基督教教堂——良都堂,透过它的历史,也能窥见上塘华侨与“四大百货”的渊源。

据介绍,良都堂由香港著名建筑家何永乾设计图纸,香港营造商承建。1918年,马应彪、马永灿、欧亮、李殿洪等12人相议在家乡筹建教堂。其中李殿洪捐出自家8分地,教会又在毗邻地段购买了5分地;何永乾赠送设计图纸;马永灿、欧亮捐出了大部分资金……这12位筹建董事既有“四大百货”中的马氏、郭氏、蔡氏三家成员,也不乏在海外创业、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上塘人。“南区是四大百货发源地,跟随百货先驱奋斗的上塘先辈身上有着深厚的拼搏精神和家国情怀。建筑无疑要活化,但也要挖掘、传承好先辈爱国爱乡、热心公益、诚实守信的故事和精神,推动中山新一轮发展。”何健柱说。


中西合璧的建筑体现了中山华侨将海外见闻与本土文化巧妙融合的创意。记者 缪晓剑 摄

■侨乡人物
游子归来参与保育,打造中山“侨家大院”

陈翼良几年前放弃了国外的“绿卡”,还将自己的户口由北京迁回中山。在他眼里,这些侨房都是历史留下的瑰宝,然而却因年久失修、产权复杂等原因日益凋敝。近年来,他辗转联系,取得了12间老侨房的使用权,经过他的努力,如今包括其祖屋在内的6间已顺利修缮。


陈翼良不仅修复了自己的祖居,还将师姑岭大街附近的其他五间旧屋承租下来,着手修缮。记者 缪晓剑 摄

从设计方案到施工细节、室内布置,他全程跟进每一座老房的“重生”。“人力有限,资金也有限,我是自己能做多少算多少。希望能引起大家对侨房保育的重视。”

“你看,同样是趟笼门,上塘侨房的内门分上下两层,上层是透光的彩色玻璃。平时我们只需要打开下层的门,只有过节或有贵宾造访,才会上下两层都打开。这种设计,哪怕在广州、江门都难得一见。”“上塘的侨房,他们的灰塑壁画也是‘中西合璧’的,既有花鸟鱼虫,也有蝙蝠、麋鹿、孔雀这些西式的动物。”“我们在这里还发现二层就有抽水马桶的设计,这在其他地方都很少见的。”沿着师姑岭街,跟着陈翼良的指引,我们先后走访了他改造的玖悟斋、秋声轩、剑独山房、雪菊书屋……还有一处尚待动工的生产队旧址。

每到一处他都如数家珍,每一个新名字都承载着他多年在传统文化中浸淫学艺的经历,每一处的改造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主题。他小心翼翼地保留了侨房的古韵,又赋予房子以新的生命与功能,有的神秘华丽,有的简约雅致;有的用以展览摆设,有的用以品茗阅读,有的用以研学公益。


陈翼良在向访客介绍侨房保育经验及未来规划。记者 缪晓剑 摄

“侨房需要活化,我们这座城市也需要寻找一种精神的载体。我希望重新挖掘讲好这些侨房故事,打造属于中山的‘乔家大院’,打造响亮的IP,让中山的侨房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他期待,政府和民间保育团体能够形成更大的合力。

何健柱说,近年来,南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侨房活化和乡村振兴工作,在其支持下,上塘经联社先后破解了村中的停车难、治水难、明沟升级改造等难题,下一步还计划争取南区街道办事处对上塘后门山进行升级改造,他希望通过进一步改善村中人居环境,吸引更多的市场业态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参与侨房活化,让上塘这颗被掩埋的珍珠重拾昔日的光彩。

■专家访谈
写好“侨”文章既要有“壳”也要有“魂”

南区是中山著名的侨乡,据《南区志》记载,明代至清初起,沙涌、竹秀园、北台、寮后等地村民便开始到澳大利亚悉尼、加拿大温哥华、菲律宾等地谋生。有成功者并引领亲友出洋,渐使南区形成侨乡。至今,南区有近4万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秘鲁、斐济、新西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第一期的侨村行活动中,暨南大学华侨史研究专家张应龙用三天时间走访南区街道5个侨村(曹边、寮后、沙涌、北台、上塘),用脚步丈量侨村,用心感受侨情。未来,南区应该如何结合自身丰厚的侨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实现更大的发展,暨南大学华侨史研究专家张应龙认为,写好“侨”文章,既要有“壳”也要有“魂” 。


暨南大学华侨史研究专家张应龙。记者 缪晓剑 摄

开展民俗活动,扎紧凝聚乡情的重要纽带

◎记者这次走访的侨村,在侨资源的利用、活化等方面都各有千秋,哪些村子最让您印象深刻,哪些特色值得进一步挖掘?

●张应龙:首先是曹边村,村子虽不大,但华侨学校的规模却是这几个村中最大的。如今曹边村委又成功引进了“左琴右茶”文创项目,并特别要求之后所有引进的项目都必须上报村委同意之后才能实施,连片打造曹边学校周边的文创带,可见曹边村委对总体发展规划是很有想法的。

寮后村最有特色的是那栋淡绿色的阅书报馆,极有可能是中国第一个村级阅书报馆。最初,阅书报馆是从海外兴起的,广泛存在于南洋、澳洲、美国、加拿大等地,辛亥革命前就已经出现了,成为孙中山团结革命青年、宣传革命思想的重要平台。辛亥革命后,华侨在寮后建立阅书报馆,体现出当时社会的开放和进步,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目前寮后村的公园、广场以及民宿都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对侨资源的挖掘还不够。我建议寮后村以阅书报馆为突破点,不断丰富华侨文化,如在命名方面进一步突出华侨元素,同时弄清楚捐建者的来历。

沙涌村的活化利用也可圈可点,除去马应彪先生回乡修建的妇幼医院和女子学校在当时有着开风气之先的作用。沙涌村的民俗活动也非常丰富,如文昌诞、重阳千叟宴、中秋节扎花灯等,龙狮武术艺术馆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马家枪训练基地也坐落于此。对于海外乡亲而言,民俗就是一根凝聚乡情的重要纽带,也是做好华侨工作的重要抓手。

早年,我也在海外观察到,很多侨团一年到头都没什么活动,但一到中国的传统节日,就会邀请华侨到会馆团聚,并组织各种民俗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追忆。

我认为,在当今的国际格局下,通过开展丰富的民俗活动来做好与海外乡亲之间的交流联谊工作,培育他们对家乡的感情,对发挥中山侨力资源、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起到巨大作用。建议沙涌村发扬传统,多培育特色的民俗活动,如马家枪可在每个周末的固定时间段为游客表演,让更多的外地人踩点观看,让民俗活动更加社会化、公开化。同时,也应充分挖掘百货公司的商业文化传统和创新精神,打造民国风情商业街,普及四大百货引领“不二价”的时代潮流。对此,村委还应下大力气进行包装,如模仿南京路,突出百货文化,让游客更有参与感,使之成为新一代的网红打卡地和消费地。

深挖背后故事,为侨房保育活化注入“灵魂”

◎记者在这几个村中,还存在哪些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您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张应龙:首先,我发现,每个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文创项目,但与侨元素的结合都比较薄弱。以北台村为例,作为南区文创项目规模最大的侨村,它对侨房的活化只是停留在旧屋的改造层面。上塘村虽然侨房数量多且规模大,目前借助民间力量所做的修缮、保育工作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活化,因为这些侨房极少对外开放,缺少与外界的交流。简单概括就是“只有壳、没有魂”。

我认为应该深入地挖掘这些侨房原主人背后的故事,多对外展示一些照片、信件、证件等资料,让游客通过这些内容深入地了解侨文化。江门台山曾有一个华侨农场令我印象十分深刻。20多年前,一位印尼归侨去世后,他儿子就将父母的照片放大挂了出来,还把家里的缝纫机、单车等老物件摆出来,将自家打造成了全国首家归侨家庭博物馆。尽管可以参观的东西并不多,这座博物馆深受社会认可。我认为,南区也有条件打造类似的华侨家庭博物馆,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其次,我发现,这些侨村几乎都缺少标志性的招牌,让人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到该村的文化特色。就拿拥有“空军之乡”美称的北台村来说,如果不是因为杨仙逸祖居,我们可能很难从村里了解到更多与空军有关的故事。我建议南区街道办事处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进行包装和规划,在主干道设计相应的指示牌和宣传牌,让人一目了然,见之难忘。

关于如何增强侨村吸引力,我还有一些个人的建议,比如设计导游地图。如果有条件,建议在每个周末开通跨市公交,打造侨文化旅游专线,增强与周边城市的互动,进一步树立中山的侨文化形象。

眼下,中山正奋力书写好“文化兴城”这篇大文章,希望这座美好的城市能够继承中山华侨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把握好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侨力资源和侨乡的文化优势,为中山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点击图片可阅读报纸版面↓

 

■往期回顾↓

侨村行④|北台村:阡陌闾巷聚英雄 百年侨房诉衷肠

侨村行③|沙涌村:侨情深远绵长 古村再焕新生

侨村行②|寮后村:几许云烟来去,最是侨乡清歌

侨村行①|曹边村:侨韵犹存世 遗珍绽芳华


编辑 蓝运良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