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花海、蓝天与白云、碧水绿道、漫天晚霞……一年四季,中山市民朋友圈里的风景美图不断变化。中山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这些美丽的“随手拍”,正是市民每天“检阅”环境后发布的“成绩单”,也是幸福感的“绿色回执”。
中山的蓝天白云是市民朋友圈中的“常客”。记者 文波 摄
空气更清新了、河道更清澈了、生态更美了……十年发展,中山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方面与全过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守好更多“中山蓝”、培育更多“中山绿”。
“生态+”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上半年,中山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91.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13位,其中6月份空气质量再次实现单月全优;上半年中山市在全省城市水质综合指数排名第2位;全市治水“大兵团”作战推动中山公用、相关镇街等建设主体加快农污治理工程动工,全市88个行政村基本达到治理要求,截至7月底,农污治理率提升至40%左右。
作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重要一员,中山正以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统领,以“六个一体化”为抓手,坚持以改革思维突围破局,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生态+”为助力,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022年,中山围绕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结合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主动探索绿色低碳“工改工”路径,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在“共性工厂”的理念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环保共性产业园”建设。通过建立一种智能、高效、集约的新型产业管理模式,从源头破解传统产业园“生产低效率、能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困局,为地区发展高端产业腾出空间资源。目前,全市共20个共性工厂、共性产业园项目正在全力推进,项目规划总面积共近15000亩,分布于小榄镇、横栏镇等14个镇街;拟引进金属表面处理与喷涂等类型企业合共约1200家。“共性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将从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解决中山市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散乱”到“集中”,中山以“共性”实践闯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以“生态+”为经济做好环保服务,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将“先评估后审批,先公示后审批”的串联模式改为“边评估边审批,边公示边审批”的并联模式,环评审批时间得到有效压缩。同时,中山及时调整、更新、废止不合时宜的环保政策文件,今年以来,已废止或正在废止5项地方性环保准入政策文件。
中山正紧紧围绕塑造湾区一流城市形象的美好愿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化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关注的环境问题。积极打造“无废城市”,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十年发展,中山正全力构筑起“山、水、林、田、湖、海”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屏障,筑牢城市生态基底,彰显中山的自然生态之美。
打造“智慧大脑”
为生态环境保护提质增效
依靠先进的科技力量打造“天蓝水清地绿”,是中山生态环境工作的亮点之一。
工作人员在无人机的帮助下检测水质。记者 文波 摄
中山投入3.4亿元建设起来的、全省领先的中山市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为水环境治理提供有力保障。该项目涉及基建、自动化、水质监测以及信息化等方方面面,共建成259个水质自动监测设施、搭载743路视频监控、8个污染通量监控设备,可实时接收综合分析水质数据,全面监控全市15个流域水环境。以创新的“一张网、一张图、一中心、一平台”顶层设计理念,建立起防控一体的中山市水环境综合管理平台。
中山在全市范围内共建成“9+300”(9个空气质量标准站和300多个微观站)的大气环境质量网格化监测体系,成为全国首个以“2km×2km”高密度覆盖全市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的地级市,实现了空气质量检测全覆盖、大气监测过程可监控、全程可追溯、公众可监督。这张空中“大网”,可对全市大气污染源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并通过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数据平台和手机APP等可视化的表达方式,集成污染源分布图、环境质量实时图、污染趋势变化图、网格员分布图等,助力精确找到污染来源。技防加人防,实现了中山市空气环境监测范围全覆盖,织密大气环境管理“一张网”。
在公众开放日,市民受邀参观空气自动监测站,倾听工作人员的讲解。记者 文波 摄
近日,中山市城市智慧大脑项目生态环境专题也通过内部验收,并正式进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将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展示优化和业务数据的接入,进一步提升专题的数据汇总展示和决策辅助效能。“让数据有生命、生命有智慧、智慧助决策”,随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推进,中山借助大数据、智能化等科技手段,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精准化治理、精细化管控打好坚实的基础,以环境高质量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使中山的生态底色更加靓丽。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