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疫情影响,部分机场大巴线路停止运营,加上本地候机楼不多,市民到周边城市机场乘机多有不便。”“中山全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农村的水环境问题仍未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自3月31日开通已有半年时间,它的起点是基层一线,终点是负责办理代表建议的各职能部门,载满着民心民意,跑出了代表建议办理的“加速度”。
自开通至今,“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已累计收到代表建议109件建议,其中完成办理102件,包括专报4件、专函79件、专复19件。其中9月份共收到代表建议15件,完成交办16件,包括城乡建设和资源环境类6件、科教文卫类1件、财政经济类3件、交通运输类6件。
解决民生出行痛点
翠亨新区等重点区域将谋划兴建候机楼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市委提出以“六个一体化”推动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而“交通一体化”正是其中重要一环。
“目前,中山市民到广州、深圳机场主要通过乘坐机场大巴、水路客运等方式出行。近年来受疫情影响,从2020年10月20日起,中山至深圳机场的机场大巴线路已全线停止运营;中山至深圳机场航线的‘水上巴士’也多次停航,满足不了前往机场乘客的乘车需求。”市人大代表崔燕调研发现了这一民生出行痛点。
▲中山候机楼。(资料图片)
“目前,中山仅有西区街道、小榄镇、三乡镇等少数镇街设有机场候机楼,其他镇街民众到机场候机楼路程较远,给探亲访友、商务旅行等出行造成不便。与乘坐轨道交通、私家车或出租车前往机场的出行方式相比,乘坐机场大巴更加方便快捷,也更加经济安全,具有其他交通工具不可替代的优势。”崔燕表示。
通过打造内通外联立体交通网络,完善交通配套,有利于更好满足社会公众、企业的出行需求,这也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为此,崔燕通过“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提出了《关于完善中山市到周边城市机场交通的建议》。
收到建议后,市交通运输局就此开展调研并及时作出了回复。“自2017年8月深中水上巴士开通营运,至今已完成载客量63.7万人次,完成航次1.67万次。为加强深中两地公路、轨道、水路等公共交通谋划对接,我们近期将与深圳机场召开对接会,商讨深中水上巴士的航班密度、航班时间等事项。”中山市交通运输局港航管理科科长李一帆说。
市交通运输局调查发现,除了受疫情影响外,虎门大桥禁止40座以上大客车通行,中山至深圳机场班线客车需要绕行南沙港大桥,因此增加了运营成本,这也是导致机场大巴停运的重要因素。如何进一步完善周边候机楼机场营运,成为该局的当务之急。
“目前,我市已在西区、小榄、古镇等镇街建成了机场候机楼,并具备了实施异地安检功能的条件。下一步,我们将与候机楼经营单位进一步研究部署,合理规划在翠亨新区、开发区、三乡等重点区域谋划兴建候机楼,通过合理布局和异地安检服务,持续提升我市航空客运服务效率和质量。新建候机楼将同步配套公交线路接驳,实现无缝换乘。”李一帆介绍,中山市网络客运出行服务平台(样样巴士)目前已与15家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开展合作,为旅客提供网上购票、互联网定制等服务。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公共服务,促进中山网络出行服务质量水平逐步提升。
科学治理河涌未达标水体
中山将一河一策加快推进系统整治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坚决打赢打好水污染治理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并将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列为2022年人大一号议案。水污染治理,也是市人大代表格外关注的问题。
市人大代表萧建新在基层走访时积极倾听群众呼声。“以前鸡尾涌存在臭味,覆盖了许多年,但是河底积压了泥沙,下大雨就容易出现堵塞。”大涌镇南文社区的居民余伯这一番话,代表了当地群众对治水的期待。萧建新调研发现,目前,已覆盖的河段已设有篮球场、内环路等公共设施,他便通过人大直通车平台提出了《关于科学治理河涌未达标水体》的建议。
萧建新建议,中山要科学制定“一河一策”,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对早期已建设覆盖工程的但现阶段需拆卸恢复原状的河涌,特别是已在河涌覆盖面建设了惠民项目设施需实施拆卸工程的,有关部门要多调研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做好群众解释安抚工作,防止因工程而引发纠纷。”
中央环保督察通报问题整改暨全市水污染治理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快速响应,及时将市人大、政协全面监督,市纪检、审计全面介入的做法和成效作了专函答复。“为打好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我们强化流域统筹,一河一策加快推进系统整治。”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优化农村污水管网建设,中山市镇两级领导挂点包干整治河涌,一图一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插旗攻坚,落实落细治水责任,确保治一条成一条。
▲4月30下午,在沙溪镇兴工路附近的六乡涌沟渠内,工人们正在进行底板钢筋绑扎。(资料图片)记者 余兆宇 摄
目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已牵头完成中心组团158条(段)河涌“一河一策”修编,市水务局已牵头对非中心组团628条需整治的河涌逐一制定了“一河一策”治理方案。针对群众关注的河涌暗涵问题,市治水办以“能揭尽揭”为原则,组织市水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在对全市河涌暗涵进行全面摸查的基础上,对已采用“总口截污”治理的河涌,开展暗涵摸查并编制针对性整治方案。同时,充分征求周边居民意见,充分考虑覆盖渠上盖建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施暗渠揭盖工程。截至2022年8月底,央督河涌三涌、朗心四渠已完成暗涵整治,大滘涌、莲兴涌正在开展错混接点改造,并完成暗涵整治方案。
截至2022年8月底,全市累计已完成133条河涌整治主体工程,正在施工河涌279条;正在整治涉农行政村73个,全市累计88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达标,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约40%;启动全市小区排水管网改造,42个已完工,34个正在施工,397个正在设计,76个正在勘察摸排;开展养殖鱼塘改造和尾水治理工程,入库申报年度项目67个,总面积6.65万亩,其中30个项目共2.4万亩已进场施工;西区稻香围项目面积684亩已完工。
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的工作建议,进一步加强统筹,全面加快全市水污染治理工程。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