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百千万”,走“新”更走“心”,中山市青年讲师团第二场活动开讲
发布时间:2024-12-19 来源:中山青年

为进一步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青年化阐释,12月16日下午,“强国复兴有我”—中山市青年讲师团助力“百千万工程”培训到基层系列宣讲的第二场活动在“百千万工程”首批省级典型培育选树镇三乡镇顺利举办。6名宣讲员与4名“中山青年封面人物”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山青年在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的积极作用,更以青春之声为“百千万工程”汇聚了蓬勃的青春活力。

本次活动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与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山市青年讲师团、中山市青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三乡镇宣传办与三乡镇团委协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肖林、团市委副书记陈雄略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三乡镇村(社区)团总支部书记、团员代表、中学团委书记、直属团组织团干和三乡镇“青马工程”综合班学员等,近80名青年团员共同参与。

青年理论宣讲“声”入人心

理论和青年就像是硬币两面,当理论真正抓住了青年,奔涌的“后浪”便会成长为社会向前发展的“热浪”。让理论更具青春味、时代味,始终是中山市青年讲师团的致力追求重要目标,让理论不仅停留在相对“枯燥”的文章著作上,而是活跃在青年的身边与心中,让理论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激发出创新的火花,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活用线上线下阵地、渠道、资源,创新探索“宣讲+”体系,让理论更加贴近青年,更加贴近实际,成为青年成长、建功的催化剂。

一方面,本次的宣讲环节紧扣“百千万工程”大主题,以乡村振兴、农房风貌管控提升、非遗传承、工改、深中通道、法治等为关键词,以助力“百千万工程”为切入口,通过小故事、小切口表现大主题、大时代,生动讲述青年人投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感人故事。另一方面,“中山青年封面人物”青年Talk沙龙的分享环节紧扣“青年创新创业”主题,把青年理论宣讲与青年分享相结合,充分运用社群效应,把“中山青年封面人物”的线上版本,依托青年宣讲线下活动平台,就地转化成线下面对面的“‘中山青年封面人物’青年Talk沙龙”,把青年组织起来,在青年中传播理论,让青年对话青年,实现青年影响青年。

(一)乡村振兴的助力者

“乡村之美不仅在于自然风光和禀赋资源,也在于那一栋栋承载着乡愁记忆的农房”。来自中山市南朗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的记者何泳岚,以《乡村振兴 超给“荔”》为宣讲题目,用柔美的声音,讲述了当地村庄的美人美景美食,生动再现了自己助力白企村举办首届荔枝文化嘉年华活动以及参与农房风貌管控提升行动的青年故事。

(二)温情法治的实践者

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法官助理贝奇聪以宣讲《走近一点 再近一点》为题,聚焦法治助力“百千万工程”,以“亲身经历”讲出“理论魅力”,生动讲述了奋斗在公检法司一线的青年,是如何凭着一颗为民的真心,走近一点,再走近一点,走到田间地头,走进村居企业,走进老百姓的心里,让“马锡五审判方式”绽放穿越时代的法治光芒,为人民排忧解难的真实故事。

(三)非遗文化的保育人

扎根乡村“搞艺术”十余载的三乡青年张华森,以《没门面 硬担当》为题,分享了自己全身心投入非遗文化传承的坚持与创新的故事,并以“做有历史担当的一代,做有乡土情怀的志愿者”鼓励青年推动非遗项目高质量发展,重新探索挖掘并充分展示发挥乡土文化在新时代的社会服务价值。

(四)青春梦想的继承人

作为全场年龄最小,但也是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的宣讲员,来自中山市迪茵公学七年级少先队员涂义昕,以稚嫩的声音以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分享了自己在感受历史名人与身边好人的所思所想,自己成长追梦的心路历程,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五)聚力“工改”的突击队

城乡蝶变满目新,征衣未解再跨鞍。曾抽调工改专班的宋冬,以宣讲《“工改”成大势 奋进正当时》为题,用新颖的叙述角度,讲述了中山“工改”的加、减、乘三个算式,展示了“工改”党员们通过建机制、筑堡垒,绘就“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生动画面,彰显了中山青年扑在“工改”攻坚战一线的奋斗与成就。

(六)超级工程的记录者

“风中引线”,海上架天路;“海里穿针”,洋底筑通途。中山广播电视台播音员洪樱芷以《“海底穿针”》为题,从参与者、见证者、记录者视角,全方位展示了深中通道在海底对接建设过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超乎常人想象的困难与挑战,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在场青年受众深刻感受到大国工匠建设者的“中国智慧”。

青年创新创业“新”火相传

在先声夺人、“声”入人心的宣讲环节结束后,紧接着进入了“‘中山青年封面人物’青年Talk沙龙”环节。这不仅是一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分享交流会,更是一场关于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开麦式”青年思享汇,旨在运用社群效应,回归社会场景,分享和探讨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创新实践和青春故事,激发更多青年的思考与行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泳瑜、杨柳明、蓝卡娜、郑绮筠等4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中山青年封面人物”,分别围绕“青春守艺—舌尖上的非遗”“大学生创业—一只风筝飞出创业梦”“乡村店长—书香浸润稻田间”“非遗焕新生—返乡创业”等主题,分享了他们的个人返乡兴乡的初衷,继承传统文化中遇到的挑战与成就。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分享了一连串独一无二的故事,展现了中山青年投身“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活力与无穷创造力,也反映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坚守继承。通过互动问答交流,现场青年抛砖引玉,4位“中山青年封面人物”毫无保留地各抒己见,让青年们获得了更多灵感,找到更多共鸣,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发挥了青年同行者的“朋辈效应”。

青春旋律“声”生不息

“强国复兴有我”—中山市青年讲师团助力“百千万工程”培训到基层系列宣讲活动,是团市委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调研中山指示要求、奋力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上走在前做表率的重要举措,是高位谋划青年理论宣讲工作的有力抓手,是因地制宜开展“红小荔”品牌基层宣讲的创新模式。例如,前期在南头举办的首场宣讲活动,青年宣讲员们结合南头镇工业优势,以产业、技能、实业、创新为宣讲重点,从青年角度、用青年语言,生动讲述青年人筑梦、追梦、圆梦的青年奋斗故事。

把系列宣讲活动与镇街的“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团日活动融合开展,既发挥了团属青年宣讲队伍优势,赋能基层团部、“青马工程”学员,更好实现供需对接;又丰富了镇街培训班的特色课程,实现基层“按需点餐”预约课程,讲师团成员“配餐”线上线下“送课上门”,积极回应基层所想、群众所惑、百姓所盼,讲出“中山风味”。

宣讲青年担当“声”声有力

中山市青年讲师团作为全省首批基层宣讲示范队伍打造对象之一,今年来已联合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第四届中山市青年宣讲大赛全市复赛暨2024年青年讲师团培训班,遴选并培育了一批政治理论素养深、翻译转化能力强、现场宣讲效果好的青年骨干。团市委高位推动队伍深入基层,赋能基层团组织,开展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宣讲活动。

今年以来,团市委持续加大加强典型选树培育宣传力度,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百千万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唱响主旋律、传递真善美,在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上出实招、下功夫,用好用活中山市青年讲师团宣讲队伍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独特优势,巧用组织化手段动员“红小荔”志愿服务宣讲队,用好用活“红小荔”青年宣讲员身份,把青年宣讲员融入团属工作板块。先后助力“阳光行动护航成长”走进阳光学校活动,以非遗文化“牵手”重点青少年,以宣讲之“轻抚”青春心田;助力“益起来·益精彩”青年讲师团宣讲近社区暨新文艺青年传承风筝非遗文化活动,以思想为帆,扬非遗风筝之翼,共筑青年友谊桥梁。中山市青年讲师团始终贴青年,通过“选、育、管、用、宣”做文章、下功夫,“下”到基层、“讲”到实处、“宣”出特色,讲好中山故事、中国故事。

下一步,团市委将持续做强“强国复兴有我”—中山市青年讲师团培训到基层系列宣讲活动,联动部分镇街团委,邀请“中山青年封面人物”及团属新兴青年群体等,共同组成宣讲团队,围绕“百千万工程”、科技创新、绿美、文旅、志愿服务等主题,通过小故事、小切口表现大主题、大时代,从青年角度、用青年语言,充分展示中山发展活力和温情大爱,生动讲述青年人投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感人故事。

同时,中山市讲师团也将积极用好用活“选、育、管、用、宣”五大抓手,聚焦青年理论宣讲“讲什么”“如何讲”“谁来讲”的根本性问题,扎实开展社会影响显著的品牌宣讲活动,发挥线上线下阵地优势,构建大宣讲格局,夯实青年理论宣讲体系,着力打通理论宣讲的“最后100米”,传播党团“青”声音,汇聚社会正能量凝聚人心,奋力谱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山青年实践的新篇章。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