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气象部门监测预报,7月19日18时,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中心位于广东省阳江市偏东方向约670公里的南海海面上,最大风力11级(30米/秒)。7月19日23时,台风“韦帕”增强至台风级,最大风力12级。
预计将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加强到强台风级,在靠近珠江口后沿海岸线西行,较大可能于20日下午至夜间以台风或强台风级(13~14级)在深圳到湛江沿海地区登陆。
受其影响,19日-21日,我省海面风力自东向西逐渐加大到10~12级。中南部市县有暴雨到大暴雨,其中珠三角、粤西有局部特大暴雨。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现超警戒水位。汕头至雷州半岛东岸沿海将出现30-190厘米的风暴增水。
防风“六个百分百”措施全部落实
19日2时,海上防风“六个百分百”措施全部落实。523艘海上作业渔船全部回港避风,1482名海上风电施工平台人员、9272名渔排养殖人员、1282名海洋牧场人员全部上岸避险。关闭滨海景区52个。
全省累计转移人员278441人
截至19日21时,全省累计转移人员278441人,其中海上转移12036人、陆上转移266405人。
响应启动情况
截至目前,省防总维持防风Ⅱ级应急响应。
惠州、珠海、阳江、江门4市和14个区县启动防风Ⅱ级应急响应。
潮州、东莞、广州、中山、湛江、茂名、揭阳、汕尾、汕头9市和65个区县启动防风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肇庆、云浮、佛山、梅州、河源、清远市6市和42个区县启动防风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各部门扎实做好各项防御工作
省防总于19日11时将防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10个工作组19日深入阳江、江门、珠海、湛江、揭阳、汕尾、韶关、清远、佛山开展督导。
省三防办加密会商调度,密切跟踪台风发展态势,统筹各方力量,强化重点地区的救援力量装备前置和物资保障。
省水利厅向各类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7146条,向重点地区提前预置专业抢险队55支1479人。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出动检查776人次,复查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农村危房老房269栋,全省停工工地1069个。
省交通运输厅预置抢修队伍34支1700人,组织涉水施工停工47处,高空作业停工147处。
省消防救援总队在沿海重点地市预置14203人、车辆3088台、舟艇662艘、救援装备66491件(套)。
省通信管理局预置抢险救援队伍2086支、7406人及装备一批。
省能源局组织239艘海上风电运维作业船的2435人回港避风。
省广播电视局发布灾害预报预警等报道信息约318条,科普信息9次118条,走马字幕3000多次,公益广告86次。
省卫生健康委在重点地市前置8支省级医疗应急队伍。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发布海浪警报2期,风暴潮警报2期。
省气象局成功叫应责任人235人,累计发送预警信息1494条,发布气象服务短信1901.45万人次。
省能源集团下属52家单位启动防风应急响应,加强重点地区发电厂和基建项目安全管控。
广东电网公司预置主网抢修队伍力量2520人、配电抢修队伍力量7539人。
广东保险业投入服务人员3468人次,现场摸排走访1062家次,发送预警信息713.42万余条,投入防灾减灾物资60万元。
各地防御情况
珠海市提前做好“五停”准备,开放257个应急避难场所、安置2946人,落实各类抢险队伍187支4303人。江门市排查塔吊、广告牌、玻璃幕墙等户外设施947个,巡查水利工程37宗、海堤363公里,整改隐患299个。阳江市提前转移危房、户外施工等危险区域人员16050人,预置各类救援力量共3807人,抢险装备共1762台(套)。深圳市巡查桥梁4825座次,隧道312座次,边坡1576座次。湛江市发布预警预报信息等1500条次,落实83支救援力量队伍,全面落实塔吊降节等防风措施。茂名市派出6个督导组到重点镇开展督导检查,对“雨窝点”、20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6018处削坡建房风险点等制定并落实防风措施。惠州市排查并强化6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29处城镇易涝点,落实534支16248人应急救援力量。东莞市全市停工47处,停业13处,停止高处作业工地合计826个,停用1574台建筑起重机械,加固临时板房12万平方米。汕尾市全市10867名三防责任人全部在岗在位,关停14个景区及41个“野景点”,投入8393人次排查2900处重点部位,整改313处隐患。云浮市落实应急队伍136支6663人,抢险救援装备701台(套)。清远市召开全市强台风抢收快收夏粮部署推进视频会,指导乡镇、种植户赶在台风来临前加快夏粮抢收工作。
◆编辑:陈景蓝◆二审:冯嘉扬◆三审:刘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