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又到了丰收的季节,又到了热血青年踊跃参军、奔赴祖国各地保家卫国之日,无论在天南地北,无论是城市乡村,到处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标语横幅,到处是披红戴花敲锣打鼓的动人场面。昨日,作为我市今冬的第一批新兵,55名进藏兵带着家乡人民的嘱托与期望踏上了光荣的征途。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中山的热血好男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谱写了新时期中山青年保家卫国的新篇章;“把最好的孩子送到部队上去!”“安心训练,安心学习,家乡永远支持你们!”胸怀豪情的乡亲父老们再次用义举,谱出了中山人民拥军爱国的新乐章。
珍重吧,父母!再见了,故乡!我来了,美丽的西藏!昨日中午11时30分,伴随振奋人心的进行曲,55颗报国的心从这里开始升腾……
[center][B]舍弃诱人工作实现绿色梦想[/B][/center]
穿上威武的军装,实现孩提时代的梦想,即将去履行保家卫国的神圣职责。这一时刻,让来自石岐区湖滨路的梁锦斌无比激动。在部队这个革命大熔炉里百炼成钢,使自己成为一个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的新型军事人才,为西藏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为国家的安全稳定奉献光和热,为家乡父老争光。是这位22岁的年轻人现在最大的理想。
去年大专毕业的小梁现在已经在市内的一家大型装修公司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的设计工作。每天在办公室里帮客户做一些装修设计,工作条件舒适的他现在月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可是,从小就萦绕在心头的军营梦一直都让小梁割舍不下。“今年是当兵的最后一次机会了”,征兵工作还没全面铺开,马上就要“超龄”的小梁早早地就赶到居委会报了名。能从祖国的南方飞到美丽而又神秘的西藏当一名光荣的军人,小梁觉得这是自己莫大的光荣。“既然选择了当兵,就要到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去。”小梁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锻练自己的目的,也才不辜负家乡父老的期望。
[center][B]上阵兄弟兵共谱拥军新篇[/B][/center]
在早早就赶到五桂山国防教育基地的送行队伍里,身着绿色军服、头戴军帽、肩上扛着一杠一“花”的一级士官崔海涛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已经在海南武警服役三年,并顺利转为士官的他这次是专门请假回家为弟弟送行的——跟他一样一表人材的小伙子崔海峰今年成为了光荣的入藏兵。
站在哥俩中间,看着两个穿上了绿军装的儿子,他们的母亲温玉霞显得特别骄傲。在孩子们还只有几岁时,他们的父亲就因为胃癌永远离开了他们,坚强的温玉霞一再叮嘱孩子们要坚强,要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人生的新天地。2000年,大儿子顺利入伍,今年,小儿子高中毕业,她又义无反顾地把孩子送到了部队上。“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每个月领着几百块钱工资在工厂打工的她说,把孩子们留在身边经济状况可能会好一点,但孩子们的天地在外面,就应该放他们出去多闯闯。说话间,大儿子一直紧紧握着妈妈的手,三年间第一次回家的崔海涛让妈妈和弟弟感受到了部队在这个年轻人身上所带来的巨大改变——他变得更加孝顺,也更加成熟了;在弟弟眼里,哥哥的知识丰富了许多,言谈举止间有了智者的风范。
“这些也进一步坚定了我到部队上去的决心。”胸前戴着大红花的崔海峰有点羡慕地看着哥哥肩上由两只步枪和一颗五角星组成的士官标志,“到部队上,我一定不会让妈妈失望,我要做得比哥哥更好。”一边,哥哥笑呵呵地接过话来,“好啊,我相信你能表现得更优秀!”
[align=center]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中山的热血好男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谱写了新时期中山青年保家卫国的新篇章。[/align]
[center][B]亲友送别新兵执手连着厚爱[/B][/center]
叮咛、话别、拍照、拥抱……集合的哨声吹响了,虽然眼中泪光晶莹,但骄傲的母亲将儿子送进了列队;虽然有太多的不舍,但自豪的爷爷将孙子推上了汽车。
新兵张伟兴的亲友团显得特别庞大,爸爸、妈妈、姑姑、大姨……10个人都专程从小榄镇永宁社区赶到了送兵现场。“我的爸爸和两个舅舅都当过兵”,小伙子踌躇满志地说,家里的支持是自己当兵最大的动力。虽然非常舍不得,但79岁的奶奶也只是握着张伟兴的手,叮嘱他在部队上要多注意身体,“不要担心家里,到部队要遵守纪律,刻苦训练,争取早日立功受奖。”看着哥哥列队、放行礼、上车,妹妹的眼光就一直盯着张伟兴片刻没有离开过,还只有7岁的小姑娘说:“哥哥,想我的时候就给我写信,我也会给你写信的!”
“姐姐放心,我在部队上一定会努力的。你们不用担心!”专程请假从广州回来送弟弟的汤秋霞在给弟弟理衣服领子的那会儿,突然发现已经成为军人的汤治中在穿上军服这几天里,长大了许多。而19岁的汤治中更在这几天里真切地感觉到了家人对他的支持和深深的爱。为了尽量多了解西藏,姐姐到网上查阅了许多西藏的资料;而从来都不苟言笑的爸爸这次更是破天荒地陪儿子一块儿去逛街,“给我买了保暖内衣,加厚的袜子,还买了防冻霜……”说着,汤治中眼圈有点红,但转念小伙子又抿了一下嘴,微笑而又坚定地说:“爸爸还叮嘱我,一定要吃得了苦,当一名好兵!”
[B]花絮[/B]
[center][B]送子当兵意志坚[/B][/center]
当13日凌晨1时,连续走访10多个家庭的东区征兵办工作人员,赶到位于白沙湾村的应征青年梁剑波家时,这一家人已经在客厅等了大半个晚上,他们送子当兵的决心,让工作人员十分感动。
梁剑波家庭属于低保户,父亲身体一直不好,母亲是残疾,小梁和妹妹正在读书,家庭十分困难。但人穷意志坚,还没等征兵办的工作人员开口,其父母均表示坚决送儿子到军营去磨炼,更希望儿子能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当问及儿子如果去当兵,是否担心加重家庭的困难时,父母亲都饱含着热泪坚定地说:“家境虽然困难,但对关系到儿子命运前途的问题绝不含糊,绝不改变送子当兵的决心,我们全家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再苦再累也无所谓!”
[center][B]今朝实现当兵梦[/B][/center]
东区花苑社区20岁的青年刘家宝,连续三年报名应征,由于前两年身体出现小毛病,体检没有通过。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热血报国的壮志雄心。
几年中,他积极锻炼身体,今年终于以良好的身体素质通过了体检关。当得知征兵办的同志要来家访时,小刘一大早就在自家楼下等候。“为了等待这一天的到来,我已经整整等了三年,今天再多等一会儿又有什么关系呢!”小刘说,“到军营去磨炼是我从小的愿望,能报效祖国更是我一生都不会改变的志向!”
[B]拥军爱国教育持之以恒
优抚政策落到实处顺利征兵有法宝[/B]
[center][B]顺利征兵有法宝[/B][/center]
昨日,随着我市今冬第一批新兵顺利踏上奔赴祖国雪域高原的征途,我市今冬征兵送兵工作的序幕被拉开了,从12月上旬起,余下的400多名中山新兵将响应祖国的召唤,开赴各地。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我市征兵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特别是进藏兵征集工作得到了全市人民的积极支持,取得了圆满成功。
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陈金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新时期征兵工作遇到的新困难,我市征兵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与中山市各级领导和全市人民的拥军热情密不可分,也是我市多年持续不断深化拥军爱国教育、落实拥军政策的结果。
[center][B]新时期征兵工作遇到的新困难[/B][/center]
陈金胜表示,今年省下达给我市的新兵征集任务比去年略有上升,且对新兵的身体、综合素质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征兵工作也呈现出一些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适龄青年参军兵源比往年有较大幅度减少,择优选送兵员的难度增大。这与大量适龄青年外出务工、独生子女进入役龄期、高校扩招、在校生比例提高等都有密切关系。据了解,近几年兵役登记,确定为缓征对象的在校生比例达60%以上,使可征基数减少。今年我市参加高考的男生总人数为5183人,录取人数为4714人,录取率为91%,致使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报名参军青年减少。
[center][B]征兵工作顺利开展的两大法宝[/B][/center]
面对这样的困难,中山连续18年圆满地完成了征兵任务,共征集新兵6000余名,没有发生一起责任退兵,连续18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做到这一点,中山凭的是什么?陈金胜表示,持之以恒的拥军爱国教育和落到实处的优抚政策是征兵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两大法宝。
征兵工作就那么短短的几个月,但它需要的是基层武装部门长期的、持续不断的爱国主义教育做基础。提高适龄青年应征积极性,首先必须深入进行全民国防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开展征兵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重点大力宣传国防法律法规,使全社会明白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参军既是爱国报国的表现,更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责任,适龄青年拒服和逃避兵役就是违法,就应受到法律制裁。大力宣传军队军人的社会价值,部队官兵舍小家为国家的精神风貌,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军队理解军人,在全社会形成“参军光荣”的氛围。加大“双拥”工作宣传力度,广泛发动各阶层各行业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工作,积极为军人排忧解难,不断增强军人军属受人尊重的自豪感。并且通过开展军训、上军事理论课等,加深年轻人对国防教育的感性认识。
多年的征兵工作实践还证明,优抚安置工作是征兵工作的基础,优抚安置工作做得好,征兵工作的基础就打得牢。市委市政府历来对现役军人和转业、退伍军人的优抚安置工作非常重视,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规定。主要体现在五个100%。即军队转业干部100%按政策落实安置;城镇退伍士兵当年100%妥善安置;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项目和标准100%得到落实;当年批准的随军家属当年100%安置;军警部队干部子女入托、入学100%安排进入本地最好的学校和幼儿园。这五个100%,切实解决了现役军人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在部队服役。我市还把选优秀青年到部队锻炼与选拔干部结合起来,重视对退伍军人的培养使用,将退伍军人作为镇、村、街道后备干部加以培养。优抚安置工作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征兵工作的顺利进行。
[center][B]中山兵个个都是好样的[/B][/center]
[center]——访西藏兵接兵干部谭昌万少校 [/center]
望着站在广场上等待出发的55个帅小伙子,从西藏军区某部前来接兵的谭昌万少校显得非常满意。“中山富裕不忘国防,大家的生活水平高,支持国防、送子当兵的热情更高!”谭昌万说,这次前来接兵的20多天,感触最深的就是弥漫在中山各个镇区、大街小巷里浓郁的拥军爱国情。
从体检、政审、家访、定兵全程跟随的谭昌万到了中山的每一个镇区,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榄镇。在这个中山经济实力数一数二的镇里,他招走了8名进藏兵,这在所有镇区里是最多的。“我听说,小榄人民生活水平很高,开始有点担心,不知道大家对征兵工作支不支持。”真正到了小榄,谭昌万才发现他的担心是多余的。经过第一轮体检,小榄镇共有60多名优秀青年脱颖而出,再根据西藏兵体检的特殊要求,镇武装部又按照2:1的原则,挑出了17名青年备选。“个个都是一表人材、透着股机灵劲的好小伙子,”谭昌万说,当他一家一家去家访时,家长们的热情让人感动,有些家长甚至还支持孩子向镇里的武装部写了《决心书》。他们许多人家里都是住着小别墅、开着小汽车,为什么还要把孩子送到那么远、那么苦的地方去当兵呢?结果家长们都说,当兵光荣,现在就是因为家里条件太好了,所以得把孩子放到部队上去磨一磨。“我跟他们说,西藏条件很艰苦,不仅会有高原反应,而且天气寒冷、干燥、紫外线强,不出几天孩子们可能就受不了,”谭昌万说,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还是鼓励孩子来西藏,“有不少家庭是世代当兵,家长们对部队的信任令人感动啊!”而在石岐区2个西藏兵的名额更成了“香饽饽”,引得45个优秀青年前来竞争。
除此之外,谭昌万认为中山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国防武装工作、做好拥军优属工作,是征兵工作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与支持的根本原因。“我听说,平时你们各个基层单位开展的武装训练、国防教育等就没停过。每年一到征兵,各项工作组织也很到位。”谭昌万说,随处可见的横幅标语、电视广播报纸上经常见到的征兵工作报道就是明证。
“中山兵都是好样的!”谭昌万说,以前西藏军分区也接收过中山兵,表现都很不错。虽然一开始会出现水土不服等情况,但中山兵身体素质好,文化水平高,政治思想过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我们对中山兵放心!” |
发布日期:2005年11月22日文字 罗纯 通讯员 熊海 摄影 兆宇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