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谭桂明,原名谭福鑫,中山崖口村人,1916年出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任中共中山县委书记、中山县县长,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谭桂明与全国的热血青年一样,积极投身到反侵略的民族战争中,宣传抗日救亡。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团结进步青年,争取开明乡绅的经济支持,办起了崖口民众夜校,扩大抗日宣传阵地,并先后发动群众组织了抗日救亡工作团、崖口乡抗先队、四区(即今火炬开发区和南朗镇一带)抗日民众剧社等群众团体,大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南朗一带影响很大。谭桂明还积极发展党员,成立崖口村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
广州沦陷后,时任四区组织委员的谭桂明贯彻县委发展武装的计划,组建崖口乡警队。1939年夏,日军先后两次进犯中山横门,谭桂明在县委的领导下,率领武装集结队开赴横门,配合国民党中山县守备队抗击日军,两次横门保卫战均取得胜利,大大鼓舞了中山人民抗击日军的信心。1940年3月6日,日军再次分多路大举入侵中山,国民党中山县当局和军队不战而退,谭桂明与崖口党支部率领乡警队在崖口村附近公路上英勇阻击日军,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中山沦陷后,县委成立了中山抗日游击队,谭桂明任党代表。1941年10月,为了开辟五桂山根据地,谭桂明率领游击队第一、二主力中队采取远道奔袭的战术夜袭崖口伪护沙中队,歼灭了驻崖口的伪军,拔除了伪据点,为民除害,也为即将进驻五桂山的抗日部队解决了给养问题,促进了这一带抗日武装斗争的进一步发展。
在战争年代,谭桂明历任中山抗日游击大队政治委员,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逸仙大队政治委员,广东人民解放军一团政治委员、各军政督导员,中共珠江地委委员等职。他做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能紧密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并且和提高战士们的文化素质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开展,大大提高了战士们的素质,每次战斗后,他都抓紧时间召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使部队的战斗力不断提高。
解放后,谭桂明任中共中山县委书记,中山县县长,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政协广东省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务,他立场坚定,党性强,作风严谨,克己奉公,堪称楷模。每逢春节他携家人外出探望老战友,向单位借用车辆后都按标准交纳车费,公私分明。1980年被诊断出患肺癌后,家人陪他到北京治疗,为了不浪费国家的钱财,他坚决从每天住宿费40元的宾馆搬出来,搬入每天只收4元的招待所。他经常教育孩子说:“不贪污、不腐化这两条,人人都要做到,这两条做到了就可以吃碗安乐饭。”谭桂明赤诚为党、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优良品德,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
发布日期:2005年03月26日何衍良钟先宣整理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