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欢迎您登录广东英烈网为南粤英烈献花
· 中山公开选聘廉洁征兵监督员
· 2023·崇尚·清明祭英烈|欢迎您登录广东英烈网为南粤英烈献花!
· 倡导足不出户缅怀英烈祭扫风尚!欢迎您登录广东英烈网祭英烈
· 关于疫情期间中山革命烈士陵园进园注意事项的通告
 
· 中山退役军人梁培枝…
·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
· “漏水房”变“安居…
· 私家车冲破护栏坠入…
· 中山男儿参军报国意…
 
 
 
  现在位置: 专栏首页 >> 优抚安置 >> 正文


弘扬抗战精神推进共同事业


来源于:中山日报
    市领导薛晓峰、陈良贤等为抗战老兵颁发纪念章。记者余兆宇摄

    市领导薛晓峰、陈良贤等为抗战老兵颁发纪念章。记者余兆宇摄

    本报讯  9月1日,我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发放仪式,以简朴隆重的形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进一步在我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激昂的军乐声中,26 名中山抗战老兵代表列队上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市委常委、中山军分区政委熊高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小娟,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王远明与老兵们亲切握手,为他们颁发纪念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颖主持仪式。
    接受颁章的老兵,都是经历过抗战烽火,在枪林弹雨中幸存下来的。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他们毅然决然投袂而起,以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如今他们已到耄耋之年,有的人目不能视,腿不能行,却依然心志昭明,一身正气。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抗战精神,值得中山人民世代传颂。
    薛晓峰代表市四套班子讲话。他首先向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表示深切的怀念,向获得荣誉勋章的抗战英雄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他们向全市抗战老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薛晓峰说,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山人民和全国、全省人民一道奋起御敌。中山抗战武装作为珠江纵队的重要组成力量,与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等一起,共同为广东敌后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无数中山儿女为了抵御外侮,保家卫国,血洒珠江,长眠五桂,涌现出肖强、卫国尧、梁绮卿、杨日韶、关晃明、铁流十二勇士、石莹桥十六烈士等无数革命先烈,他们是中山的骄傲。
    薛晓峰认为,珠江纵队特别是很多中山人参与的抗日武装,是全民族团结抗战在华南地区的一个生动体现。他们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运用方面有着自身特色,给予我们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启示。
    薛晓峰指出,行动是最好的纪念,创新是最好的继承。在那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形成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以及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纪念抗战胜利,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无数抗战英雄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不断地加强抗日战争伟大历史的宣传,推进抗战精神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抗战时期我市军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壮丽史诗,激励全市人民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投身到建设伟人故里的共同事业中来。他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强化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薛晓峰最后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关心好、照顾好各位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以及他们的遗属。要高度重视和深入了解抗战老战士的生活状况,扎实推进各项优抚和救助政策的落实,切实保障抗战老战士的权益,以更优质的服务保障,为抗战老战士安享晚年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会上,吕胜、冯永、李金良等老兵代表作了发言,回忆抗战岁月,缅怀昔日战友,抒发真挚情怀。原中山县委农村部部长、市老战士联谊会会长冯永表示,我们要珍惜过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以此更好地开创未来。在有生之年,他都会继续发扬抗战精神,为国家、人民继续发挥余热,使中山发展得更好。
    参会的青年代表王梦媛表示,70年所催生的变革与发展,离不开抗战精神的代代继承。当代青年人远离炮火,依然不可以忘却“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我们不持枪械,仍然不可以忘记手中的权利与人格;我们不愁温饱,但要有更高的追求。学生代表窦慧文表示,很荣幸在现场见到她最敬佩的抗战老兵,我们要居安思危、饮水思源、牢记历史、努力学习,和一切能正确对待历史的人友好相处,让和平永驻。
    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一起参观了中山抗战历史展板。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04日记者郭锦润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本 专 页 由 中 山 网 开 发 制 作 及 提 供 技 术 支 持
本网页版权归中山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