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传定的儿子给记者展示母亲的公民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
6月6日上午,中山九三学社专职副主委章美锦一行登门看望了家住西区的中山九三学社社员、高龄复退军人虞传定老人一家。就在几天前,虞传定老人的妻子刘金媛去世,家人做出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决定:捐献遗体。 记者了解到,他们夫妇二人同是中山九三学社社员、高龄复退军人,几年前夫妻双双签署了捐献遗体申请书。刘金媛也是我市最高龄的遗体捐献者。 ■捐献遗体为我国医学科研尽一份力 虞传定老人今年87岁,就在几天前,他送别了相伴一生的妻子刘金媛。 虞传定是江苏南京人,刘金媛是中山沙溪人,两人都在20世纪50年代初参军,夫妻俩退休前都是气象局工程师。“我比妻子大一岁,今年是我们认识第70年了,我们是在部队里认识的,可以说是千里姻缘一线牵。”20世纪90年代初夫妻二人退休后,决定回到刘金媛的故乡中山定居,今年是他们在中山定居的第30个年头。 虞传定的儿子儿媳都是医生,在他们的影响下,早在1993年,虞传定夫妇已经决定死后捐献遗体。“工作时为国家做贡献,身后希望捐献遗体为医学做贡献。”虞传定说。2019年8月,在西区民政局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两位老人签署了遗体捐献申请书。 今年5月底,86岁的刘金媛突感身体不适,5月30日送到市中医院,诊断为十二指肠穿孔,虽然做了手术及一系列抢救,但老人于6月1日下午仍然抢救无效去世。虞传定的儿子说,5月31日得知母亲身体情况不好后,通过中山市红十字会联系了南方医科大学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既然父母都签署了遗体捐献申请书,作为儿女也应该支持他们,帮助母亲完成她最后的遗愿。 6月2日下午,刘金媛的遗体捐献给南方医科大学,家属收到了一份捐献遗体接收证明,“我觉得父母捐献遗体的行为很了不起,我以他们为荣。”虞传定的儿子说。 ■夫妇牵手70年一直恩爱和睦 在虞传定家的墙壁上,挂满了夫妻二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合影,两位老人结婚50周年、60周年都拍了婚纱照,大大的婚纱照摆放在房间的各个角落,记录着夫妻二人恩爱幸福的一生。 “父亲平时不爱说话,母亲话多,两人性恪正好互补。两人年龄相当,做着同样的工作。退休后,他们经常结伴旅游。前几年父母身体好时,两人还经常一起骑着自行车外出。”虞传定的儿子虞先生说,“父母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产就是两人一辈子恩爱和睦相处,这是非常难得的,是我们子孙后辈学习的榜样。” 虞先生说,“父亲对母亲的深情同样令人动容。6月1日晚上一家人在医院和母亲作最后的告别,年迈的父亲握着母亲的手说‘你先走,我随后也会来陪你!’当时看到这一幕,前来告别的亲戚朋友都哭了。” “虞传定夫妇感情非常好,每次来中山九三学社支社参加活动,夫妻二人都手牵手。刘金媛老人爱漂亮,每次参加活动都会化妆打扮。5月18日夫妻俩最后一次一起来参加支社活动,当时刘金媛老人坐着轮椅,虞传定老人默默陪着,话语不多。”章美锦这样说。 “5月30日,金媛病危,急救车来急救。6月1日,金媛病逝,全家人去医院告别。享年86岁……”虞先生拿出一个小本子,“这都是父亲写的,父亲爱写字,平时与母亲有关的事,父亲都会在纸上记下来。这也是他们之间的一种深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