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蜂拥而至到集体溃败,微商在今年迅速落入冰点。2013年开始,这种靠朋友圈兴起的“杀熟经济”在社交平台上无孔不入。但到了今年5月,寒风在微商行业刮起。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90%的微商都遇到了业绩下滑的问题,还有一些小品牌倒闭、代理商跑路,这个被财富神话过度包装的行业正迎来洗牌。(11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 微商不是段子,微商渐成历史。那些屌丝逆袭的神话、那些一夜暴富的传奇,就像“微商徽商傻傻分不清”的笑话一样,终于褪去光鲜亮丽的画皮。“第一桶金”挖完,微信的赚钱效应边际递减,人情透支、信用透支的恶果,就是“大家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就算我发一些皮肤护理知识或心灵鸡汤也没人回复,招不到代理、卖不出产品,手里的面膜只能留着自己用。”当朋友圈不再是傻白甜的提款机,粗放而野蛮的微商经济,是很难找到自我救赎之路的。 有人调侃说:没买过面膜,你敢说用过微信?微商之火,当然也能从经济规律上找到解读:比如缩短了销售链条,比如降低了创业门槛,比如改变了营销方式……甚至扯远点,还能跟主流的互联网+或者双创战略攀上亲戚关系。不过,事到如今,微商经济如潮水退去,不过也就是四字箴言的总结:不作不死。 一则,作为销售模式,永远不能忘记一点,产品才是核心。卖货靠刷屏,质量靠“保证”,效果靠“美图”,可惜,每个微商的朋友圈都是有限人数,不可能实现“13 亿人每人捐我一块钱”的伟大梦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1000 万人做微商,年交易流水约650 亿元。另有业内人士估算,其中销售面膜的卖家至少在600 万以上。不过,从央视曝光以来,微信面膜问题足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折戟一次,想要继续忽悠,就比较困难。二则,微商之火与冷,可谓“成也朋友圈败也朋友圈”。刷屏刷没了朋友,杀熟杀到了陌路,至于所谓的买家秀截图、转账记录等,最后证明不过是“微信对话自动生成器”、“支付宝、网银交易记录生成器”等软件的卓越效果。一旦真相大白,谁也只能“呵呵”。更重要的是,在“双十一”等成熟电商的促销与狂欢之下,微商要想夹缝中求生,若离开规矩与秩序,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说这些的意思,当然不是要唱衰微商,而是提请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须谨记亘古以来的经济道理。不久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5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5 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63 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B2B 交易额达5.8万亿元,同比增长28.8%。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61万亿元,同比增长48.7%。依托微信等技术手段的新型交易方式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交易电子化、市场信息化仍是大势所趋。不过,微商这样涸泽而渔的节奏,是该成为电子商务的镜鉴了。 微商这一程,再次重申一个老理:技术永远是外衣,商品与服务才是交易的本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