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微信募捐”戴上紧箍咒的时候,也要强化民间慈善的实施操作系统,让亟需帮助的弱势群体在寻求社会支持的时候能够“求助有门”,才能让民间慈善切实地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 近日,一条名为“一位白血病女孩的自白”的微信在朋友圈里广泛传播,引发人们对“微信募捐”这种全新募捐方式的关注。“朋友圈公益”除了基于对公益事件的关注,更是基于对朋友的信任与肯定。但同时,也有不法分子利用这种形式进行诈骗。在争议声中,“微信募捐”还能走多远?(1月18日《包头晚报》) 在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不够发达、难以涵盖民众所有医疗需求的背景下,面对重大疾病,仅仅依靠家庭力量通常力不从心,“希望的稻草”往往寄托在多渠道的社会救济网络。作为一种社会支持手段,“微信募捐”通过众人拾柴、聚沙成塔的“微公益”,让弱势群体悲苦的人生多了一些光亮和温暖,切实地做到了裨益他人。 然而,“微信募捐”依托互联网平台,很容易被缺乏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的人们利用,上演“公地的悲剧”,让民间慈善陷入“野蛮生长”的状态。一旦稀缺的爱心与善意被竭泽而渔,自然会降低人们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上当受骗的人们,再一次面对“微信募捐”,或许就不再愿意伸出援手了。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原本用来扶危济困的慈善资源,却让一些人找到了“生财之道”,被一些人钻了空子。真实与虚假并存,正义与罪恶共生,公益与私利杂糅,纷乱信息鱼目混杂,各类用户良莠不齐;在互联网时代,民间慈善既迎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和风险。 尽管利用“微信募捐”追名逐利的只是少数人,但这样的不良示范却加剧了大多数人对慈善事业的不信任感。只有给“微信募捐”戴上紧箍咒,促进慈善事业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才能提升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当违规行为得到及时、有力的规训与惩罚,当慈善事业的生存生态得到净化,才能吸纳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其中。 按照《慈善法(草案)》的相关规定,“想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组织和个人,必须与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并将募捐款物交其管理”。与自说自话、自行其是的“微信募捐”相比,这样的制度设计看似严苛,实际上却是呵护慈善公信力不得不支付的代价。说到底,民间慈善是一项长期的公益事业,容不得短视的、功利的利益套现。 在给“微信募捐”戴上紧箍咒的时候,也要强化民间慈善的实施操作系统,让亟需帮助的弱势群体在寻求社会支持的时候能够“求助有门”。既提高民间慈善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又让民间慈善更接地气,让弱势群体“找得到”、“用得上”,只有将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才能让民间慈善切实地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