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了《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下称《报告》),据统计,近一年来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原因,导致网民总体损失超800亿元。
消息传出后,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有声音呼吁,随着《报告》公布,中国网民的个人信息保护能否迎来“春天”,网友们何时才能不用再为个人信息泄露、“侵权易、维权难”而担惊受怕?
网民信息泄露范围广泛
广州市刘先生就接到过这样的一通电话:“请问是刘先生吗?我是广州市地税局的,现在有一笔税款退还给您,请您输入银行账号以方便接收。”刘先生称,自己当时并没有办理税款事务,怎么会有退税,“肯定是骗人的”。
令刘先生纳闷的是,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一字不差,对方是怎么知道的呢?据有关媒体报道,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网民被泄露的个人信息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其中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包括姓名、学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
针对诈骗与个人信息泄露之间的关系,记者通过问卷网发起一次网络调查,截至25日22时,有超过1000名网友参与投票。根据投票结果显示,近九成网友认为,遭遇诈骗与个人信息泄露有关。
“现在很多场合都要填写个人的基本信息,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被 卖 了。”刘先生说,就算不是获得信息的公司出卖资料,也与其有莫大关系,“信息没保管好,一些贪财的员工就将这些资料卖给骗子。”
记者调查发现,支持“遭遇诈骗未必与个人信息泄露有关”的网友仅有14%,剩下的86%均认为二者之间多少都有些关联。
近四成网友认为难以预防
《报告》列举了网友遇到的五种诈骗现象,其中最严重的是“冒充银行、互联网公司、电视台等进行中奖诈骗的网站”,占比高达76.3%;其次是“冒充10086、95533等伪基站短信”和“冒充公安机关、卫生局、社保局等公众机构进行电话诈骗”,占比也超过半数。
如果发生信息泄露,个人信息被骗子所掌握,“中招”的风险无疑将大大升高。记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7%的网友遇到过多次掌握自己一定程度个人信息的诈骗骚扰,防不胜防;占比较多的是“偶尔遇到,觉得不可思议”,有42%;而表示几乎没有遇到的仅占21%。
有专业人士分析,目前个人信息泄露大多数因为缺乏保护意识所造成的。据了解,网友们在线上进行一些测试、注册,很轻易就留下自己的“痕迹”;再者一些网络运营机构对用户信息的保护力度也相当不足,这很大程度上就是信息泄露的症结所在。
那个人信息泄露能不能预防呢?有过半数的网友表示,个人信息泄露是可以预防的:其中有40%的网友认为有可能,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彻查流出源头;而14%的网友则很有信心,只要在填写资料时自己把好关,就一定可以预防个人信息泄露。
而39%的网友表示,要预防个人信息泄露是不可能的,“根本防不胜防,很难区分哪些风险大。”刘先生说;仅有7%网友表示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够碰运气了。
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除了网友自身的警惕之外,还需要一些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的执法来为其护航。网友们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个人信息能够像锁在保险库里一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