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攻坚三周年|南朗街道丰阜湖片区:尾水变活水 养殖户增收
2024-10-26 来源:中山+

天空碧蓝如洗,清澈的鱼塘里,时而可见鱼群游过,不远处则是觅食的白鹭……这是南朗街道丰阜湖片区经过“三池两坝”尾水治理后的景象。难以想象,这里曾是一片水体浑浊、散发异味的鱼塘。

据了解,中山全市鱼塘养殖面积达30万亩,年产量近40万吨。2023年淡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四,渔业产值超96亿元。大面积、高密度鱼塘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尾水污染问题。在中山全面推动“六污同治”的治水攻坚战中,鱼塘尾水治理是农业面源治理的重点,也是确保水质改善的重要工程之一。近年来,中山将养殖尾水治理作为推动渔业绿色转型和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推动养殖池塘尾水治理工作。

南朗丰阜湖鱼塘尾水治理项目。记者 缪晓剑 摄

2022年,丰阜湖片区投资1400万元开启尾水整治,成为全市首个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鱼塘主要养殖罗非鱼、四大家鱼、南美白对虾,治理面积达到3200多亩。2023年11月,该项目在中山率先引入尾水治理第三方运维单位——广西泓耀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据该公司总经理黎轩介绍,“三池两坝”即沉淀池、曝气池、生态池以及夹在这三个池塘中间的两个过滤坝,这些过滤坝就像鱼缸里的小石头一样,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和过滤功能。

经过该模式的净化,既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也有效改善了周边的水环境。

而尾水整治的好处远不止于此。南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梁明松表示,从养殖户的角度来看,利用经过处理的尾水,循环补水到池塘做冬棚养殖,可摆脱冬季进水受咸潮、外界水质影响,实现两季度养殖,并减少外水病害、杂鱼进池塘等不利影响,降低鱼苗患病率,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在对鱼塘进行的改造的过程中,我们也鼓励养殖户挖深塘底、堆高塘基,这样平均每口塘的深度可增加1米至1.5米以上,丰阜湖片区整体可增加约60万立方米的养殖体量,增产约20%。”梁明松说,尾水整治完成后,村集体重新发包出租,租金也有约20%的增长,村集体则可实现约160万元的增收。

南朗丰阜湖鱼塘尾水治理项目。记者 缪晓剑 摄

在中山,良好的水资源正不断释放生态红利,水产养殖产业只是其中之一。借水环境改善的契机,中山各镇街正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