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共赢·信息化 >> 正文  


共同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中山移动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平安中山”建设
来源于:中山日报
“作为扎根中山的一个大型国有企业,一直以来,我们都怀着一颗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经营管理企业,并主动融入中山市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为文明中山、和谐中山的建设出钱出力出服务,争做责任型、贡献型的企业。 
为了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山移动自2004年以来,一直积极协助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推进“送法下乡”和普法教育,并于今年全面启动了以“教育进村、科技进村、法律进村、医疗进村”等“四进村”为主题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其中,“法律乡村行”活动就是我们推动“法制进村”工作的一项具体举措。今后,我们将继续关注我市的法制建设,创新更多的移动信息化手段,推动送法下乡和“五五”普法教育,为提升全民法律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中山移动胡伟总经理

题记: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把中山建设成为“经济强市、和谐中山、宜居城市、法治社会、文化名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由市普法领导小组、市司法局、市普法办、中山移动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与法同行———构建平安和谐中山”普法宣传系列活动,是推进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的重要举措。中山移动结合“感恩广东”活动,对活动给予了巨大的、无私的支持和帮助。这是中山移动人回报社会、倾情普法、共建和谐中山的又一义举。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一曲《感恩的心》,表达的正是中山移动人开展“感谢广东”、感谢中山系列活动的心声。中山移动人深深感受到,其快速的发展和所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得益于本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得益于数百万民众的信赖和支持。
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山移动人更加务实的一面:只要是有利于建设和谐中山的,只要是事关全市人民社会福祉的,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大力支持和参与。建设“大平安”中山,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的一件大事,更是一项浩大的民生工程,中山移动人自然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4月25日,由市普法领导小组主办,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和中山移动承办的“与法同行———构建平安和谐中山”普法宣传系列活动启动,全面落实“大平安”观念,致力打造一个平安、法治、和谐的中山,在全市掀起了平安中山建设活动的热潮。

“法”雨润民心关爱谱和谐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关爱、法治、和谐,内容有十项之多,其内容契合了当前平安中山的重点环节。中山市近80%的人口居住在各镇区,乡镇居民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者和见证者,其法律观念的有无,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营投资环境,甚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另一方面,各镇区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外来务工人员,作为中山建设者,在中山这片人杰地灵的热土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为中山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着青春和才智,为弘扬“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新时期中山人精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中山市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其中,“感恩中山”法制宣传系列活动主要针对青少年、农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通过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举办送法进村入户活动。通过进村入户送法下乡活动,一是以派发《农民法律知识读本(法律小册子)》的形式,为广大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普及法律知识。读本内容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村民自治、土地承包、征地补偿与房屋宅基地、生产经营、进城务工、婚姻家庭、农民维权、农民信访、刑事法律、治安管理、农民权益保障等十二个方面。二是以派发《中山普法》月报的形式。月报内容主要开设农民、外来务工人员、青少年的法律维权问题进行法律链接。三是派发两本《案例精选》。主要精选我市近年来开展法制宣传方面典型以案说法内容,分别编印《中山普法案例精选与法制文萃》、《中山电视“法律天地”节目案例精选》两本法律读本。以上读本及资料由市普法办编辑,并作为五五普法参考读物派发到广大人民群众手中。开展法制图片展览。利用大型法制宣传系列挂图在全市及24个镇区的学校、农村、社区和企业进行巡回展览,时刻提醒广大人民群众牢记法律,做自觉遵守法律的好公民。开展系列法制讲座。邀请法学专家、学者在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农村干部、企业员工、中小学生家长,在校学生中开展系列法制讲座。通过开展讲座活动达到全体公民学法用法的目的,并开展法制讲稿评比活动。在全市普法讲师团成员和基层法律工作者中,征集普法讲稿进行评比,分别评出优秀讲稿若干。获奖讲稿将结集成册,并派发给相关人员作讲课参考。“移动杯”法制征文比赛。在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和中小学生中开展“法律在我心中”(“法在身边”)等法制征文比赛活动,并分别评选出优秀作品,在中山日报或《中山普法》月报上刊登。

打造普法品牌“与法同行”走进千家万户
“感恩中山”法律服务系列活动针对我市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和援助、使他们掌握必需的法律知识,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今,“与法同行”活动已为越来越多的市民知晓,逐步成为中山普法宣传的一大亮点品牌。“12348”法律咨询热线开展便民服务。充分利用市司法局“12348”法律援助专线平台,由法律专业人士值班,面向全市农民、外来务工人员、青少年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依法保护弱势群体的正当权利。体现全社会共同关注、关爱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和青少年的和谐氛围。利用法律服务室开展便民服务。在镇(区)、村两级法律服务室中,开展对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服务对象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服务。开展律师事务所咨询服务。在32个律师事务所设置,由专人值班负责对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和服务。同时,在开展较大型法制宣传活动中,组织律师到场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

寓教于乐法律文化融入社会
“与法同行”活动的形式坚持新颖直观、寓教于乐。“和谐之声”法制文艺晚会在组织发动各镇区和市直单位开展法制文艺演出的基础上。组织到农村、学校、工厂等进行巡演。由各镇区、各单位选送作品,通过筛选将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前进行汇演决赛,届时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一场“和谐之声”法制文艺晚会,并作为中山市“与法同行———构建平安和谐中山”普法宣传系列活动的闭幕式。开展“电影下乡”法制宣传系列活动。通过在农村、社区、工厂、学校等场所放映电影为契机,同时开展法律知识有奖问答活动。达到寓教于乐,引导广大村民、青少年学生和企业员工自觉遵纪守法的效果。“移动杯”法制书画(含漫画)、摄影比赛。向社会各界、农村、学校、企业征集有法制内涵的书法、绘画(含漫画)、摄影作品,反映中山法治建设进程。

落实“大平安”观念推进构建和谐中山
一直以来,中山移动怀着一颗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经营管理企业,并主动融入中山市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争做责任型、贡献型的企业。中山移动自2004年以来,积极协助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推进“送法下乡”和普法教育,并于去年全面启动了以“教育进村、科技进村、法律进村、医疗进村”等“四进村”为主题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其中,2006年“法律乡村行”活动,历时9个多月,足迹遍及中山大小村落。在市普法办、司法局等单位的指导和精心组织下,中山移动积极配合,共放映电影621场,印制、分发法律宣传手册40万份,覆盖全市每条村落,对30余万人次进行了法律知识宣传,为中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除了在全市上下广泛营造建设“平安中山”的浓厚舆论氛围,扩大建设平安中山的群众基础外,中山移动还全力参与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工程,配合政府着力构建平安中山建设工作的硬件体系,形成强大创建合力。2007年1月,中山移动与市公安局正式签约,至此,社会治安视频系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平安中山”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建设,由财政投入1.47亿元,年底前在全市范围内建设首批3128个“电子眼”,两年内构建覆盖全市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网络。项目建成后将为中山实现电子防控系统联防、联控、联动,为织就查处交通违规、打击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后,中山移动将继续关注我市的平安中山的建设,创新更多的移动信息化手段,推动送法下乡和“五五”普法教育,为提升全民法律素质、推动中山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发布日期:2007年05月22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中山日报》报料热线:13326901111 88881012 《中山商报》报料热线:88211000 88881027 13450900000 公众服务热线:968800828
本网 管理员邮箱 | 网站技术热线:(0760)88881015 | 传真:(0760)88881010 | 技术及合作QQ:2726858727
粤ICP备05077135号  本站由 中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本站网络实名: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