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共赢·信息化 >> 正文  

中山分公司与市委书记陈根楷联手建设信息化田园村纪事
移动信息化为“好日子”铺路

来源于:中山移动
    “信息建设入村来,网路进家百姓富。移动架设连心桥,为民铺就小康路……”在中山市昔日的重点扶贫村黄圃镇镇一村,如今有人编出了这么一句顺口溜。如今在镇一村,几乎人人有手机,户户可上网,村务政务商务信息交流迅速,信息化新农村面貌跃然纸上,处处洋溢着创建文明信息化示范村的浓厚氛围。
    “这一切都要感谢市委陈书记和移动公司啊,给我们创建了良好的致富环境,带来了致富信息,带来了生活便利,日子越来越好,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处。”一说起镇一村的变化,村委会何书记激动不已。
自2007年12月,陈根楷书记提出“争创我市新农村建设典范”的要求以来,中山分公司努力践行该项要求,想村民之所想,确定信息化推广从“信息进村”到“信息出村”的工作思路,推出了“新农村基础通信建设”、“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三项重大举措,投入巨资,拓展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使镇一村的信息化新农村进程突飞猛进。使如今的镇一村,信息进村通畅了,厂子多了、产业成规模了、销路也开了。
基础建设完善化,创建移动新农村”
    “以前打电话,找着信号就不能再动了。”村民老张告诉我们,移动电话不移动是长期困扰入网村民的实际问题。由于镇一村以前的网络覆盖范围窄,移动电话信号不稳定,造成村民打电话找信号,找到信号不移动的现象。自去年开展黄圃镇镇一村帮扶工作项目以来,中山分公司提出新农村基础通信解决方案三部曲第一项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移动通信基础覆盖网。
    2008年初,通经多次上门实地考察及镇一村委会会议讨论,中山分公司决定在镇一村飞鼠山边新建基站,并于5月顺利建设完成。新基站增加了当地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密度和深度,改善网络质量,切实增强农村移动通信能力。而镇一村也通过基站租赁获得了收益。
    同时,中山分公司深化拓展农村移动通信营销服务网,把营业厅“移动”起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轻松办理业务;并且省农民之所省,提高农村移动通信优惠幅度,把经济实惠真正的送到农民手里。
实实在在的工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赞许,如今一提起移动电话服务,村民都树大拇哥,“走到哪儿都是满满的信号,移动电话真的移动起来了,费用不高很实惠,太方便了”。
信息平台多样化,创建经济富强村”
    在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服务农村信息化,更重要是进一步拓展、丰富农村信息化的内涵,进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完成带进来、走出去的过渡。
图为市委书记陈根楷与胡伟一道参观镇一村厂区

    中山分公司利用企业名片为镇一村打造一个涵盖村内动态、村内动态、农村景点、农产品信息、特色产业等信息的综合信息WAP平台。通过信息WAP平台,发布有病虫情报、灾害预防措施、农业技术辅导、农资市场价格、农产品供求的网络信息等,让农民朋友能够方便地掌握全国乃至世界先进的农村科技信息,完成了“进”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山分公司利用该系统将“镇一村”、“腊味制品”等相关信息设置为关键字,通过发送短信(短信内容为这些关键字)到106571708,就能以短信或WAP的方式访问镇一村综合信息平台,了解更多的村内动态和特色经济信息,为镇一村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带来无限商机,实现了 “走出去”,切实做到了“信息进村”到“信息出村”的过渡。
    有了信息平台,还要能随时接收信息,“农信通”也成为村民们的“随身小秘书”。专门从事腊味制品批发的老张,在使用了“农信通”这一信息服务之后,不但使镇一村有名的“腊味制品”远销到广西等地,还经常得到第一手市场供销信息,他说:“短信收费可以为我们所接受,又可以随时随地,只要用上一条信息,得到的效益就是几百倍啊!”
    中山分公司在镇一村深度推广“农信通”项目,与农业局、农科推广中心、畜牧水产局、供销社合作,收集采编种植技术、病虫防害、供销价格、市场行情等服务信息。通过“农信通”信息平台将最新的农业资讯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向广大农户及时提供农业科技、市场信息、病虫害预报、农业气象等内容服务,预计每年可实现户均增收1000元,切实帮助农民增收、农村富裕,有效推动实现“信息进村、应用入户”。
村务管理信息化,创建新型民主村”
    经济发展了,村里民主管理上的事自然就多了。村民们早就不满足从墙报上获悉村里的集体收入和分红情况,因为现在,通过村务管理信息平台,村里的财务收支状况、户籍管理、征兵、计划生育等村务大事都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或通过配备在村委会办公室里的移动终端来查看,一触摸就能看到各种公开的村务信息。该管理平台目前在镇一村很受村民欢迎。
    移动信息化带动了村务民主管理和高效管理,对此,何书记说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财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村民最关心的问题。过去,这方面情况只有相关的管理人员才了解,但自从实行了村务信息化之后,村集体的财务来去清晰多了,本村集体家底以及方方面面的情况一目了然,真正起到了“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的作用。
    除了村务管理,在镇一村,像计生管理、外来人员管理、出租屋资料管理等等,也因为有了信息化一切都容易很多。中山分公司引入的“农村外来人口、出租屋移动登记系统”向上与市政府职能部门联网,向下使信息采集能够延伸至行政村,村委会又通过采集车等移动网络终端管理到各家各户。以前靠两条腿走路办事的乡村,现早已轻松实现了行政公务的“零距离”办公。村民只要拨弄手机,对于村里的大事小情“一触便知”。

软环境营造立体化,创建精神文明村”
    “农民富了,村务公开了,赚钱了,放心了,农民朋友还需要点啥?”中山分公司总经理、推进黄圃镇一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伟说,“还需要丰富的精神文明生活”!
    如今,到镇一村来的游客,除了要看看“报恩寺”、“宋代码头”、“海浊遗址”这些老文化景点,还一定要去游览新建的“全球通古樟树公园”。作为中山分公司支持镇一村建设精神文明民心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古樟树公园”不仅成为镇一村新的盈利点,也成为提高村民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活动区。而这仅仅是中山分公司支持镇一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角。
    走在镇一村里,在交通的宣传架、车站的宣传栏、路灯的宣传板、学校的电子屏随处可见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打开电视,“新农村建设系列报道”向村内外展示着发展中的镇一村。这些由中山分公司支持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立体化工程营造起新信息、新文明、展示新形象的的浓厚氛围,切实的感染着镇一村的村民们。
 
    “如果说以前大伙背扛肩挑地修水泥路让我们致富的速度‘从走到跑’,现在移动公司为我们搭的‘信息路’就好像‘从跑到飞’!”又是一个丰收的暖冬,镇一村的村民们在享受收获快乐的同时,也在勾画美好的明天。信息化建设的硕果正逐步成为镇一村村民们未来开拓的有力保障。中山分公司仍将继续秉承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践行陈根楷书记提出的“争创我市新农村建设典范”要求,以一个责任型企业的光荣使命感,以一个开拓型企业的巨大热情,与镇一村村民携手为镇一村的未来洒下一片灿烂的阳光!
 

发布日期:2009年07月17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中山日报》报料热线:13326901111 88881012 《中山商报》报料热线:88211000 88881027 13450900000 公众服务热线:968800828
本网 管理员邮箱 | 网站技术热线:(0760)88881015 | 传真:(0760)88881010 | 技术及合作QQ:2726858727
粤ICP备05077135号  本站由 中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本站网络实名: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