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之家 >> 正文  


向守卫祖国南海的军人敬礼

来源于:中山移动
 
 
天还没亮,顶着蒙蒙细雨,我们就向南沙出发了。中午一点多钟到达,吃完饭,休息了半个钟,穿上军装,便开始正式训练。
一开始就是用脚尖站军姿(班长说这是为以后站军姿打好基础),也不知站了多久,脚就不停的颤抖,可我还是坚持到了最后,等到了班长的一声:好,活动一下(也就是脚不能离地,身体其它部位放松10秒钟)。心里是暗暗叫苦,这几天要怎么过啊。
第二天早上也要五点多钟起床,整理内务,打扫卫生,着装整齐,列队训练。这一天下来,大伙个个腰酸背痛,还真不好受。可是当看完为南沙卫士拍的纪录片后,我的想法改变了。
1988年,英雄的人民海军正式进驻南沙,担负起了守卫南沙、建设南沙的重任。高温、高湿、高盐;风暴、烈日、狂涛;苍天、瀚海、孤礁……南沙宛若“海上戈壁”。守礁官兵在恶劣自然环境下,与天斗,与海斗,与人斗,在捍卫祖国海洋主权的同时,也在不断建设着心中的家。
东门礁原副指导员秦任平,一次守礁期间同时收到远方亲人的两封书信。根据南沙的习惯,他首先向战士们拆读了妻子的来信:“这些日子里,我天天都在盼你的来信。盼了3个月了,一个字也没盼到。我没有别的要求,只求你多写几封信,随船捎回来,让我像看电视连续剧那样慢慢地看、慢慢地想……”
随即,他又拆开父亲的信。万万没有想到,父亲给他捎来的竟是一个巨大的噩耗:他的爱妻已于两个月前患肝癌去世。这位年仅23岁的军人妻子,弥留之际,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写了封信!
秦任平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扑通跪倒在地,泪如泉涌。部队领导体恤秦任平的丧妻之痛,准备让他随船下礁,他摇摇头:“事先没安排人接班,我走了,礁上怎么办?”
副连长黄铁强62岁的老母久病不起,他带着对母亲的万般牵挂远赴南沙守礁。上礁后黄铁强给母亲写了一封长信,可没等把信捎回大陆,母亲就撒手人寰了。两个月后,噩耗传到礁上,黄铁强泪流满面,他面向北方,双膝跪地磕了62个响头,并点燃了那封长信,让缕缕青烟寄托对母亲的哀思。
东门礁副礁长陈如意,在上礁前夕,曾经是女友的那个姑娘成了别人的新娘。这次在礁上,我们无意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忙问他“为什么?”陈如意“嗨”的一声,淡淡地说:“她已等我4年了,等不下去了。她让我转业,我不干。她说我的事业在南沙,如果和我结婚,1年要守11个月的空房,并且不知哪年是个头,长此下去,她说她不敢想像生活会是什么样……”陈如意却说:“一开始,我还不理解,后来想通了,就理解她了。是的,做一名军人的女友确实难,而做一名南沙卫士的妻子更是难上加难。”
东门礁士官苏亮给绝交的女友回复了这样一封信:冬雪,你离开我,我不怪你,都是我不好,是我爱南沙胜过爱你,但你要知道这是无法比较的呀!我爱你,但我更爱南沙,你懂吗?南沙,不是你去就是他去,不是他去就是我去,我去了,别人就不用去,这就会给别人多留一份幸福……
听完这些故事,心中久久无法平静。在南沙守礁官兵身上发生这种种不幸的事实在太多了。可他们却用宽大的胸怀包容了这一切,默默地承受着。一腔热血化忠诚,那是多么博大的爱!在东门礁礁长蒋忠泉的守礁日记里,写着这样一句话:“守礁官兵的心是用忠诚铸造的,即使破了,碎了,片片也都是忠诚。”
“爱国主义、无私奉献、英勇作战、艰苦创业、团结友爱”南沙的这五种革命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相比战士们的苦,咱们的这三天军训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希望把这五种革命精神带回给中山移动人,一起共创美好的明天——向南沙的军人们表达我们的无限敬意。
发布日期:2007年11月22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中山日报》报料热线:13326901111 88881012 《中山商报》报料热线:88211000 88881027 13450900000 公众服务热线:968800828
本网 管理员邮箱 | 网站技术热线:(0760)88881015 | 传真:(0760)88881010 | 技术及合作QQ:2726858727
粤ICP备05077135号  本站由 中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本站网络实名: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