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暨教学展示活动现场。 通讯员供图
12月1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跨时空对话在杨仙逸中学的课堂上展开,学生们通过AI技术与杨仙逸将军进行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对话”。这场活动是“弘扬名人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暨教学展示的一部分,旨在促进教学研究互通、教学内容联通、教学资源融通和教师培养贯通,确保学生在不同学段都能接受到既符合年龄特征又具有连贯性的思政教育。
此次活动汇聚了中山市杨仙逸中学、石岐杨仙逸小学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三所学校的力量,共同揭牌了“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共建基地”。据了解,这三所学校都拥有相似的校本历史文化资源和爱国红色基因,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活动中,小学、高中、大学的课例依次展示,各具特色。据杨仙逸小学老师李琼介绍,她主讲的《中国制 中国志》通过在课堂中虚拟给杨仙逸先生打电话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到历史情境当中,增强代入感和互动体验,提升了小学生对杨仙逸爱国事迹的理解,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校本文化资源的有机融入,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志”的种子。
杨仙逸中学老师林世鑫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则是围绕英模精神的学习,穿插诗朗诵、视频讲解等方式,带领学生从感悟人生价值的理解层面深入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实践层面,认同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韩大猛教授则以“仲恺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为题,从国家公祭日的时事出发,引发学生思考,强调了廖仲恺先生精神的实质与时代价值。
在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政课中,不仅传授知识,更激发了学生们对未来职业道路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在聆听了课堂上的众多英雄故事后,学生们的理想和志向得到了启迪。
学生赵御博在听了这些故事后,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梦想,并表示愿意为之不断努力。他说:“我未来想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这表明英雄故事中展现的牺牲精神和爱国情怀深深触动了他,激发了他为国家服务的志向。
另一位学生黎楚瑶则表达了自己想成为一名配音员的愿望,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黎楚瑶谈到,英雄故事中蕴含的精神给予了她深深的鼓舞,激励她不断前行。她认为,这些故事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启发,让她明白了个人价值实现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秦抗抗教授对三所学校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通过一体化的教学展示,各学段的思政教师可以直观地感受、相互取长补短,融合互鉴,共同改进育人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动情、动脑、动心,并最终付诸行动。
记者 李鑫 通讯员 李洁莹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