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频道
昨日,我市近80万名幼儿园、中小学学生迎来春季新学期,各学校举行形式多样的开学活动助学子开启追梦新征程
非遗热潮“燃”校园 “哪吒”频现“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5-02-14 来源:中山日报


   ▲南侨英才学校拍摄开学“全家福”。


   开学当天,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邀请舞狮团到场表演。


   中山市香山小学的集福墙贴满学生自己准备的“福”字。


   中山市小榄广源学校策划16个特色摊位,吸引学生围观、体验。


   当天,中山市第一中学举行以“春启新程帆正起 质领未来梦必达”为主题的开学典礼。

观看醒狮表演,翻花蛇、猜灯谜,游玩新春大集市……2月13日开学首日,中山市近80万名幼儿园、中小学学生返校,各学校举行形式多样的开学活动,并结合热点话题开讲第一课,鼓励学子们要持有探索心,不断勇敢追梦、战胜困难。

开学首日仪式感拉满

当日上午,东区街道水云轩小学金龙舞动、锣鼓喧天,舞龙舞狮队在校门口齐齐列队,以传统而喜庆的方式迎接同学们归来。

东区水云轩小学是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起湾金龙扎作技艺的传承基地,在开学日这一天,学校将这一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校内广场上一条红白交织、长达数十米的巨龙在舞龙队员的操纵下翻飞腾跃,威风凛凛的醒狮则眨着灵动的大眼,与孩子们亲切互动,可爱呆萌的“水宝宝”“云宝宝”卡通玩偶也不停向孩子们问好,现场一派欢快热闹的景象。

在与巨龙互动后,同学们沿着红毯前行,跨过寓意深远、仪式感十足的“成长跨栏”,“巳巳如意”“学业蟠蟠”“生活蠖蠖”“前程螣螣”,同学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承载着美好的祝福。在名人墙前,“蛇转乾坤”幸运大转盘更是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纷纷转动转盘,抄写所得的幸运词并粘贴到好运墙上,祈求新学期带来好运。“好热闹!我太高兴了,感觉整个校园都在欢迎我们回来。”该小学五(3)班的李梓敬兴奋地向记者说道。

中山市小榄广源学校内也是一派喜庆热闹,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大集市”成为校园内最亮丽的风景。学校精心策划16个各具特色的文化摊位,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踏入校园,新春剪纸、非遗拓印、古法扎染、漆扇制作、年货体验馆等摊位一字排开。学生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传统技艺,还有机会动手体验。而猜灯谜、投壶游戏等富有传统特色的互动环节,也引得学生争相参与、乐在其中。

“文化摊位的设置是家校共育下的创新尝试,摊位均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准备,有的摊位是家长和学生亲手制作的美食,有的是他们精心设计的手工艺品,还有的提供独具匠心的服务。”该校行政处主任洪智跃介绍,本次活动不仅让传统文化变得可触可感,还将劳动教育融入实践中。

板芙镇新联小学则以“旧潮+非遗”的创新形式,为开学日注入满满能量。学生们手持红纸墨刷,以传统技法亲手拓印“福”字。方斗红纸随风轻扬,主题福字贴满墙面,蛇年的校园福气满满。这波红火又雅致的开学仪式,氛围感满满。

在该小学开学现场,非遗“翻花蛇”惊艳登场,灵动的纸艺翻花蛇,在春风中翻飞盘旋,引得师生连连惊叹。校道上,“福蛇”们腾跃而起,跨越象征学业挑战的阶梯,祝福学子们新学期破浪前行。

近来,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引发观影热潮,“哪吒”也成为热词。在开学当天,中山市也有学校以“哪吒”为元素设置打卡点,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正年轻,全力以赴!”13日,伴随着和煦的春风,火炬开发区中心小学迎来了春季新学期。学校特别在校门口设置的“哪吒”主题打卡点受到同学们的欢迎,纷纷在这里合影拍照。

“学校希望通过举办此类活动,鼓励同学们如哪吒一样无惧困难、勇往直前,在保持本真的同时,找到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同时学习和生活能力越来越强。”该校相关负责老师介绍。

开学第一课频现热词

这个春节假期,DeepSeek的亮相惊艳世界,扭秧歌的机器人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电影主角“哪吒”的热度飙升……在各学校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中,这些热词也成为高频词。

开学首日,中山纪念中学(以下简称“纪中”)党委书记林加良为教育集团师生开讲新学期首堂思政课。这堂思政课从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愈挫愈奋讲到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的勇攀高峰、惊艳世界,从纪中信息学竞赛团队的孜孜不倦、接续奋进讲到该校信息学学子刘海峰通过刻苦钻研,成功入选第37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国家队,再讲到导演饺子(本名杨宇)五年磨一剑,匠心打造《哪吒之魔童闹海》,印证“守正创新”的文化传承之道。

“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者的步伐永不停歇。”林加良勉励所有纪中学子与时代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挺膺担当。

“这堂思政课用一个个鲜活典型的事例激励我们勇毅前行。”听完新学期首堂思政课后,纪中初三(10)班学生邓琪琳说,思政课上的案例都揭示出唯奋斗者胜,“纪中学子当以凌云志气直面挑战,以青春热血镌刻使命,在科技强国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在开学典礼上,中山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王锡文以DeepSeek的“横空出世”激励在场学子要持有探索心,对挑战难题有浓厚的兴趣,学习刻苦而且擅长总结规律,在追梦路上,勇于战胜困难,追求自身发展的高质量。

中山市华侨中学党委书记高毅以“勇担使命,不负时代,高奏最美的青春乐章”为题,讲授“思政第一课”。高毅结合DeepSeek和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两个现象级事件,寄语全体学生要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锐气,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情,开启新的奋斗征程。

相关新闻

“开学第一餐”吃得怎么样?

新学期首日,中山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春季校园食品安全检查专项行动

2月13日,新学期开学首日,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动23个镇街市场监督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5年春季校园食品安全“开学第一查”专项行动。当天,市市场监管局到岐江实验小学、市一中初中部饭堂开展突击检查,并与学校负责人一同自费陪餐。

■紧抓三大保障,守护舌尖安全

干净的地面,锃亮的餐桌,厨房里的师傅们翻炒着喷香菜肴,阿姨们将刚蒸好的白米饭送往备餐区……中午11时许,岐江实验小学饭堂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去年9月份起,岐江实验小学饭堂由外包转为自营模式。经过一学期,如今学校饭堂管理如何?进入饭堂,门口一侧墙壁悬挂着监控显示屏,清晰显示了后厨、备餐区等重点部位工作情况。在饭堂显眼处,墙上分别张贴了工作人员健康证、食品应急管理制度、一周菜谱等信息告示。

在后厨“心脏地带”,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仔细检查了场所环境卫生、人员健康管理、食品采购贮存、加工备餐、食品留样、餐具清洗消毒、反食品浪费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落实等关键环节,总体情况良好。

“转为自营后,餐标还是和以前一样没变。”岐江实验小学校长孙华表示,饭堂开始自营后,学校重点保障卫生安全、保障营养健康、保障量足优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非常支持饭堂自营,也在不断摸索完善中,孩子们吃得开心,家长放心,我们也很满足。”

■严抓食品采购,落实陪餐制度

中午12时,下课铃声准时响起,中山市第一中学初中部饭堂早已准备就绪,不一会儿,学生们鱼贯而入,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与学校负责人也跟着加入了“打饭”队伍。

开学第一天,饭堂便准备了丰富的餐食,除了虾皮肉丝蒸水蛋、肉丝烩豆泡、肉片炒节瓜、土豆咖喱鸡等10元标准菜单外,还有盐焗手撕鸡饭、香葱鸡腿肉窝蛋煲仔饭等特色饭供应,每一道菜品下方还标注了厨师姓名。

“你们觉得学校饭菜怎么样?最喜欢吃哪个菜?”拿到餐食后,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学校负责人与学生一同坐下。初一(6)班的苏一辰、张沐宸听到提问,迫不及待说起来:“我们学校饭堂的饭菜很好吃,尤其是特色饭,每天都很火爆。手撕鸡饭和蒸鱼都很不错,之前我们还通过登记表向学校反馈,希望这些菜能多出现在菜单上。”

据悉,中山市第一中学饭堂一直保持自营,实行校领导陪餐已有10年。“每天都有学校行政轮值随同学生就餐,并做好陪餐记录,家长也可以提前预约进校陪餐。”该校副校长万杰介绍,陪餐人员就餐后,须扫描墙上二维码,上传饭菜图片,对食品外观、口味、质量等进行评分评价,并对食堂卫生环境、从业人员情况进行监督,同时收集反馈学生意见,“目前收到最多的反馈是,希望增加某道菜品的出现频次。”

学生家长满意度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在食品采购上下功夫。万杰透露,学校将主要食材分成9个包组,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每个包组选择三家供应商,并邀请膳食委员会的家长、老师、学校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供货环境、货品质量等,随后组织恳谈会,向供应商提出整改要求,最后每月选择服务质量最优的供应商进货。

记者留意到,饭堂墙上不仅张贴有陪餐制度、卫生制度、膳食委员会名单、食材价格公示等信息,还有食材验收岗位信息。“我们要求食品管理员严格执行验收标准,对食材外观、温度、规格做好质检,验收时向供应商索证索票,并做好记录。”万杰介绍,针对不同食材有不同的验收标准。如水果验收,除了基本的外观、气味外,学校还购置了水果分级板测量圈,从供应源头确保水果尺寸大小符合标准。

接下来,市市场监管局还将持续开展春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落实全覆盖检查,深入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综合治理。

记者 黄靖怡 王云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