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频道
传承粤韵谱写新篇,这场阅读推广活动走进吕文成的故乡
发布时间:2025-11-15 来源:中山+

11月15日下午,中山火炬高新区大环村步步高音乐厅内弦音婉转。由中山纪念图书馆主办的“烟火中山·书香乡村——粤韵流芳·乐动大环”阅读推广活动在此举行。活动以粤乐宗师吕文成的音乐文化为核心,通过展演、讲座、对谈与乡村导览等形式,深入挖掘香山文脉的时代价值,为广东“百千万工程”注入鲜活的文化动能。

“烟火中山·书香乡村——粤韵流芳·乐动大环”阅读推广活动现场。记者 文波 摄

乐韵传承:少年奏响《步步高》 回溯宗师路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八小学(吕文成音乐学校)5名少年演奏的《步步高》拉开了活动序幕。这群7岁到12岁的孩子们,以娴熟的二胡技法,演绎了这首广东音乐经典,瞬间点燃现场氛围。

高松以吕文成的艺术生涯为脉络,生动讲述其如何从贫苦少年成长为一代粤乐宗师。记者 文波 摄

主题讲座环节,本土文化研究者高松以吕文成的艺术生涯为脉络,生动讲述其如何从贫苦少年成长为一代粤乐宗师。“他革新高胡、创作百余首传世名曲,将广东音乐推向世界。”高松指出,《步步高》不仅是一首乐曲,更蕴含着“奋发上进”的民族精神与“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通过历史影像与音像资料,观众得以窥见吕文成如何以《雨打芭蕉》《平湖秋月》等诗意作品,勾勒岭南风情,并以守正创新的姿态将西洋乐器融入民乐创作,拓宽国乐表达边界。高松表示,吕文成的成功源于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唯有胸怀天下,才能创作出跨越时代的作品。

创新实践:“音乐+文旅”融合 赋能“百千万工程”

如何让传统乐韵“活”在当下?大环村交出了一份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的创新答卷。火炬高新区城东社区党委第一书记陈鉴标介绍,村里正紧锣密鼓布展粤韵艺术馆,系统梳理广东音乐发展史,并依托村中的步步高音乐厅定期举办音乐沙龙、名家演出,推动“音乐+文旅”深度融合。

火炬高新区城东社区党委第一书记陈鉴标发言。记者 文波 摄

据了解,目前大环村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建设起香山书房、吕文成艺术馆和红色会堂等特色文化场所。未来大环村还期望能与音乐名家合作,打造音乐工作室,通过举办各类音乐文化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大环村的独特魅力,借助文旅融合的东风,促进大环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我们致力于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听得见粤韵’,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精品村。”陈鉴标表示,今后大环村还将与市文联合作,引入更多艺术家资源,持续放大名人文化效应。

教育赋能同样是传承的关键。吕文成音乐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罗秋婵透露,学校通过课后服务组建了100余人的民乐梯队,分设基础班与提高班,零基础培养孩子们对粤乐的热爱。学生家长邹媛感慨:“活动让孩子更了解本土文化,我们会鼓励他坚持学习二胡,传承粤乐。”

现场孩子们积极互动,踊跃答题。记者 文波  摄

当晚8时,大环村还将举办“弦动大环 粤乐华章”吕文成主题音乐会,在粤乐宗师的故乡继续奏响经典旋律。

记者 闫莹莹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