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频道
沙溪美食如何借道“出圈”?
深中通道开通在即,本地美食大咖共同探讨沙溪美食未来出路
发布时间:2024-06-27 来源:中山日报

深中通道开通在即,沙溪美食应如何承接住这波流量,一举“出圈”?6月26日中午,以“大桥时代沙溪行 美食沙溪抢先机”为主题的交流分享会在沙溪镇荔苑隆都菜馆举行。沙溪镇美食文化协会会员、中山知名美食博主、自媒体从业人员共3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沙溪美食未来出路,共寻打响沙溪美食IP的“流量密码”。

活动一开始,沙溪美食大咖们纷纷建言献策,表达各自的经营困惑、分享各自的实战经验,现场氛围十分浓厚。

“大家要把美食做出差异化、标签化,让游客形成记忆点,例如芦兜粽去哪里吃、金钱圈去哪里吃、柠檬茶去哪里喝,每家店都应该有自己的招牌产品,并且以此为亮点进行宣传推广。”

“我们可以根据周边地区顾客在社交平台的不同使用习惯,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推广。”

……

■梁贝琪:期待沙溪美食串珠成链

讨论过后,中山美食节目主持人梁贝琪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认为,沙溪的美食虽多,但较为分散,建议政府、商家共同想办法将沙溪美食串珠成链,让游客们从午饭到下午茶,从晚餐到宵夜,都能够在沙溪一条龙解决。要抢抓深中通道开通这波流量,沙溪镇美食协会也可通过政府搭台,组织本土的美食商家前往深圳进行推广,例如举办快闪活动等,主动出击,吸引人气。

“另外,本土美食商家还应考虑到,游客来到沙溪之后,能带回去什么?”梁贝琪表示,目前,荔苑隆都菜馆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比如真空包装的芦兜粽,游客品尝完觉得不错,还可以带回家送给亲朋好友,无形之中又扩大了沙溪美食的传播范围。

■高伟贤:建议制订美食推广五年计划

除了沙溪本土的美食大咖,此次活动还邀请到了港口镇网红创意园区——青玉立坊的运营总监高伟贤。在当天的分享会上,高伟贤根据自身在园区打造、品牌宣传推广方面的丰富经验,对沙溪美食如何“出圈”提出了几点建议。

在他看来,中山文旅是否能借助深中通道通车的流量“出圈”,沙溪美食将起到重要作用。他表示,如今中山很多网红店都是从沙溪走出来的,所以从个体宣传层面来看,沙溪的美食商家已经做得十分出色了。但要真正打响沙溪美食的名号,“单打独斗”还远远不够。“我们不仅要定位清晰,更需要政府出面整合、包装、策划,从更高层面凝聚沙溪美食的合力。”高伟贤认为,当沙溪美食的整体知名度上来后,还要作系统性的分析,根据商家的不同特色、风格进行分类、引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流量叠加,最终产生1+1>2的效果。

■卢添发:让流量互联互通 打造大湾区“美食门面”

“此次的活动氛围非常好,我们也欣喜地感受到了,沙溪的美食商家们努力将蛋糕做大的决心。”沙溪镇美食文化协会会长卢添发表示,沙溪美食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在深中通道开通之际,大家与其埋头做自己的推广,不妨走出来,去其他美食店“串个门”“打个卡”,让流量互联互通起来,共同将沙溪的美食文化宣讲出去,努力让沙溪成为大湾区的“美食门面”。

■林晓颖:重绘沙溪美食地图

要让沙溪美食“出圈”,除了商家的共同发力,政府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沙溪镇宣传办主任林晓颖表示,今年“沙溪四月八”活动期间,沙溪推出了一本美食手账,选录了沙溪51家有代表性的美食店,诗书画合璧,尽显沙溪文化底蕴。为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沙溪正计划完善美食手账信息,比如在页面上增加商家的二维码,游客扫码便可获得更多美食信息。“我们还要重新绘制沙溪美食地图,让游客更直观地‘按图索骥’。”林晓颖说,未来两个月,沙溪镇政府还将策划一系列文体活动,期待能携手本土美食商家碰撞出更多流量“火花”。

记者  付陈陈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