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健康服务入“网格” 力求群众健康“满格”
市人民医院党委联合医联体医院打通基层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4-06-12 来源:中山日报

“红心网格就是好,看病就医不用跑,找到网格长和医疗顾问,问题就能解决了。”在黄圃镇横档村,常常听到群众这样称赞。昨日,记者了解到,作为黄圃镇“百千万工程”重要项目之一的横档村“红心网格 健康服务”项目启动并推行一个多月以来,中山市人民医院党委和中山市人民医院黄圃院区党委联合横档村党委,推动健康服务入“网格”,精心打造党建品牌和医疗服务品牌,力求群众“健康满格”,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织密“红心网格”,精准对接群众健康需求

为进一步发挥医联体作用,延伸公共医疗服务手臂,市人民医院党委和市人民医院黄圃院区党委联合横档村党委,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于网格化健康服务全过程,深度融合网格阵地与党建阵地,按照“一网格一党支部、支部建在网格上”的模式,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和医疗专家担任网格员和医疗顾问,在红心网格中签订工作“责任书”、包干“责任田”、当好“责任人”。目前共在黄圃横档村的西埔头街、渔业街、壳塘街三个网格试点开展“红心网格 健康服务”项目,每个网格至少安排1名医疗顾问和1名网格员,精准对接群众健康需求。

“推行‘一网格一微信群’工作模式,畅通医疗顾问与群众的沟通交流渠道,实现微信一响,便知民情民需。”据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斌飞介绍,医疗顾问在微信群24小时解答村民日常的卫生健康问题,帮助村民更好地做好疾病预防;横档村民通过微信群可实现线上预约就诊,医疗顾问协助办理预约,减少群众到医院就诊排队等候时间;微信群内公布医疗应急值班电话,有效缩短危急重症抢救时间。

■建强“红心队伍”,共建“家医团队”提供上门服务

市人民医院党委和市人民医院黄圃院区党委选优配强医疗顾问和网格员队伍,与横档村党委共同组建由网格长、红心志愿者、医疗顾问、网格员组成的“家医团队”,通过共同走村落户,挨家挨户进行入户登记建档,对长期慢病重病患者进行定期走访,进行家庭护理指导,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

中山市人民医院黄圃院区党委书记刘池拽表示,每走访一户村民,医疗顾问会详细询问每位村民的身高、体重、血压,了解其生活习惯(吸烟喝酒情况)、药物过敏史、现存疾病情况等,建立村民健康档案,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一人一档,真实准确,使网格医疗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村民档案真实性达100%。据悉,项目启动一个多月以来,共为横档村西埔头街、渔业街、壳塘街辖区417名群众免费建立健康档案,进一步摸清了横档村民健康“底数”,提高了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的针对性。

■深化“红心服务”,打通健康服务“神经末梢”

市人民医院党委和市人民医院黄圃院区党委以“走近群众+服务群众”深化“红心服务”,紧盯群众看病就医的痛点、难点,通过定期开展线下义诊和健康知识宣讲,将为民服务的红色旗帜插遍网格,不断延伸和畅通健康服务的“神经末梢”,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市人民医院黄圃院区院长叶飞介绍,两家医院的医疗顾问及医护人员代表共11人,近日奔赴横档村西埔头街、渔业街、壳塘街开展义诊及健康宣讲活动,广大村民积极响应。据悉,当天义诊服务82人次,摸排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长期服药患者37人,现场为6名村民预约到中山市人民医院黄圃院区或中山市人民医院就诊。

接下来,市人民医院党委和市人民医院黄圃院区党委将进一步调动医联体内的优质医疗资源,紧密携手,共同构建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网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市镇三级优质医疗服务,实现“卫生触手可及、健康常驻家庭、慢病就地管理、大病镇内解决、重病快速上转”的目标,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罗方平 招建玲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