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跨越千里的医者仁心 市中医院对口帮扶工布江达县再续新篇
发布时间:2025-04-02 来源:中山日报


   市中医院专家团队在工布江达县日间照料中心,与藏医院联合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活动。通讯员供图

春日的雪域高原,阳光明媚,生机盎然。3月25日,中山市中医院(以下简称市中医院)院长李亮带着医院专家团队一行5人,抵达西藏工布江达县,开启2025年度对口帮扶新征程!

■救治病人情暖雪域高原

3月27日上午,市中医院的专家团队在前往义诊活动途中,于藏医院附近遇到一名特殊病例。患者为15岁男孩,当时表现为剧烈疼痛、哭闹、狂躁等症状,且极不配合诊疗。李亮根据患者头痛、颈强直等临床表现,初步怀疑颅内病变,建议立即进行脑部CT检查。他亲自护送患者前往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途中持续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与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医生共同商讨治疗方案。经综合诊断,确诊患者为左侧大脑静脉血栓、继发性癫痫合并凝血功能不全。鉴于静脉取栓为最优治疗方案,经多方协调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被紧急转运至武警西藏自治区总队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联合义诊加深两地情谊

当天,处置完15岁男孩的病情后,市中医院专家团队立即赶往工布江达县日间照料中心,与藏医院联合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活动。

义诊现场气氛热烈,慕名而来的当地群众有序排队候诊。专家们克服高原反应,耐心细致地为群众提供诊疗服务,现场展示了中医望闻问切、眼科检查、针灸推拿等特色诊疗技术。通过中医与藏医的有机结合,活动共发放价值3000余元的药品,有效缓解了群众长期困扰的健康问题。此次活动不仅让当地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更进一步加深了中山市与工布江达县两地人民的深厚情谊,获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为中山对口帮扶工布江达县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日下午,专家团队前往工布江达县藏医院新院区建设工地实地考察,重点调研了智能化药房、远程会诊中心等建设项目,并提出“智慧医疗赋能民族医药”的创新理念。针对当地丰富的藏药材资源,专家团队计划引进现代制剂管理技术,建立藏药材数据库,推动传统藏药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援藏结硕果“三个一”再续新篇

自启动对口帮扶工作以来,市中医院累计向工布江达县派驻医疗专家20余人次,开展新技术培训120余场,助力藏医院实现学科建设、人才培育、服务升级“三大跨越”。

在学科建设方面,成功协助藏医院新建检验室、B超心电图室、中医馆3个特色科室,新增血常规、尿常规、心脏彩超等10余项检验检查项目,并系统传授了毫火针、小针刀、浮针等27种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在人才培育方面,重点培养了6名理疗科骨干、2名B超心电图专业人才及2名检验专业人才,为藏医院打造了一支本土医疗技术队伍。

在服务升级方面,协助建立“中山—工布江达”远程会诊平台,累计完成疑难病例会诊20余例,惠及群众超过1.2万人次。

“此次帮扶工作更显温度、更见实效!”工布江达县卫健委主任刘强高度评价道。目前,双方正全力推进“三个一”工程建设:打造智慧化藏医馆、创建一级甲等藏医院、培育“带不走”的援藏医疗人才队伍。

本报记者 林燕英 通讯员 杨杰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