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医生为患者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 通讯员供图
3月1日起,中山市正式落地实施国家组织人工耳蜗集采工作。本次集采的人工耳蜗类耗材的价格,从原先的20余万元大幅下降至5万元左右,降幅高达75%,极大减轻听障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记者日前从中山市医疗保障局获悉,目前,中山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公立医院包括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近日,记者走访这两家公立医院,了解相关落地情况。
■市人民医院:已为两名患者实施国家集采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据悉,人工耳蜗是人类感音器官的替代品,是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患者最有效的医用耗材。尤其对于先天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幼儿来说,植入人工耳蜗能有效解决因聋致哑问题,助力恢复正常生活、融入社会。
过去,高昂的人工耳蜗费用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现在,随着中山集采政策落地,这一问题有望得到根本性解决。
近日,记者从市人民医院了解到,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已成功为两名重度听障患者实施了国家集采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此次我们使用的人工耳蜗,集采后降至5万元,让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也能够负担得起治疗费用,真正实现了‘让技术惠及百姓’的医疗改革目标。”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傅敏仪介绍。
记者了解到,该医院首批接受手术的两位患者,均患有先天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两位患者中,一位是1岁5个月的小聪(化名),另一位是11岁的小明(化名)。
小明曾经接受过一侧人工耳蜗植入,小明的父母获悉人工耳蜗纳入集采后,第一时间为孩子预约了另一侧耳蜗植入手术,希望帮助孩子实现双侧聆听、早日回归正常生活。“之前一直担心听力障碍会导致孩子语言发育严重受限,现在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小聪的父母百感交集地说道。
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陈国平介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属于耳科微创手术,不需要开颅,手术切口、磨骨量、出血量都非常小,单侧手术过程约1.5小时,术后患者恢复快,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此次集采中,支持3.0T核磁共振检查的新一代人工耳蜗也中选了。”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陈美珍介绍。
据悉,传统人工耳蜗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可能需要对磁铁进行固定或取出,过程繁琐且增加患者痛苦,新一代植入体无需额外步骤,患者可直接进行高场强(3.0T)核磁共振检查。
“随着人工耳蜗纳入医保集采,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双侧耳聋还是单侧聋,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均可受益。”傅敏仪表示,市人民医院已为不同年龄段的听障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术前评估和术后康复计划,帮助更多听障患者享受有声世界的美好。
■市中医院:已有10多位患者咨询和登记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同时,记者从市中医院获悉,截至目前,已有10多位患者在该医院咨询和登记国家集采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市中医院是中山市首次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医院,目前医院每年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约10例,近年来,医院在耳科领域不断突破,已成功独立开展了多项高精尖耳科手术如人工镫骨植入术、人工耳蜗植入术、侧颅底手术等。”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龙朝庆介绍。
龙朝庆表示,对所有听损重度及以上需要人工耳蜗干预的患者而言,人工耳蜗集采政策的落地执行是利好消息。
“人工耳蜗实现集采后,患者可省钱省心省力,康复效果更好。”龙朝庆透露,有听力障碍患者应被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市民如果发现听力出现障碍,要尽早到医院就诊,医生将根据不同的病因开展相应的治疗,而经医院听力学检查和评估后符合人工耳蜗手术指征的,可在医院进行登记预约。
记者:王帆 李鑫 林燕英 杨健 林茹珠 黄琳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