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
脊柱外科团队克服极大的麻醉和手术风险
为一名71岁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颈椎骨折的患者
成功实施高难度手术
惊魂72小时:
当“竹竿脊柱”遭遇致命断裂
71岁的王伯(化姓)
前不久在家不慎摔倒
人动弹不得,双手无力
被家人送到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就诊脊柱外科漆海如主任医师接诊后发现王伯颈椎骨折,且脊柱存在后凸畸形、僵硬障碍。原来,王伯是一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患病几十年,已导致脊柱病变。
“正常人的脊椎一节一节是有活动度的,但他的脊椎各个节段融合到一起了,脊椎就像一根竹竿。现在‘竹竿’断成了两截,并且对‘竹竿’中间的脊髓神经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漆海如主任医师介绍,断了的脊椎损伤到了神经,造成患者的双手无力,活动受限;并且断裂脱位的颈椎随时可能进一步移位加重脊髓的压迫,导致高位瘫痪。
高龄、脊柱强直畸形这些因素
都意味着麻醉和手术的难度与风险更大
漆海如主任医师解释,手术需在患者脖子前面开一个口子,解除脊髓神经压迫,并对骨折部位固定复位。但由于脊柱僵直畸形,患者身体像一张弓,术中无法完全平卧,脖颈伸不直,麻醉难度大;同时,术中翻身摆放体位,稍有不慎可能加重脊髓伤害。
△患者脊柱检查报告情况
克服麻醉固定关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重获新生
“除了麻醉难度大,患者还因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而导致的骨质疏松和内固定稳定性问题,这也给手术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医生团队迎难而上
经充分的术前评估
为患者量身定制了周密的麻醉和手术方案
1月中旬,团队为患者进行了
颈椎骨折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
1、麻醉方案
一般来说,全麻患者需先麻醉再插气管导管,但患者颈椎僵直,基本不能活动,如果先麻醉再插气管导管,一旦插管失败,患者将面临窒息风险。
面对这位特殊患者,我院麻醉科团队采取清醒气管插管方式。在保留患者自主呼吸情况下进行气管插管,确定气管插管成功后再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保持舒适,无插管记忆和痛苦,帮助其闯过麻醉关。
2、实施手术
主刀医生漆海如主任通过精细的操作,在颈前部进行切口,先成功解除移位骨折块对脊髓和神经的压迫,并巧妙地将自体髂骨骨块植入骨折处椎间隙,以稳定骨骼结构,然后通过长节段钉板固定骨折断端。经过2个小时的手术,手术团队克服诸多难题,顺利完成颈椎骨折的复位内固定。
△术后患者检查报告情况
术后,患者经过一个星期的精心护理
目前恢复良好,双上肢肌力明显好转
为此,还特地送来了锦旗

医生提醒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坐位姿势,睡硬板床,否则容易造成驼背等畸形;日常生活中需特别注意防止跌倒,避免搬提重物和剧烈运动。
一旦出现新的颈部或腰部剧痛,应立即就医以排查可能的骨折。
此外,规范用药以控制炎症,并定期监测骨密度,也是日常管理的重要环节。
对于维持脊柱稳定,游泳和核心肌群训练被推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
科普: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关节等部位,造成关节强直。该病发病机制复杂,尚未找到具体的病因,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近年来,经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患者可以通过免疫制剂来控制病情。
除了关节病变,患者也要关注多种与之相关的并发症。有研究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椎体骨折的发生率高出普通人4倍,其中至少10%的患者存在多处骨折。
典型症状(三联征):
① 夜间加重的腰骶部疼痛
② 晨僵持续≥30分钟
③ 活动后疼痛减轻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