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国家核心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广医二院)联合中山市人民医院共同防治阿尔茨海默病
从对症治疗走向对因治疗
发布时间:2025-05-21 来源:中山日报


   聚焦阿尔茨海默病(AD)防治的专项研讨会在东区街道举行。 通讯员供图

“不要把老人的健忘、性格改变误认为是正常的衰老现象,这很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5月18日,一场聚焦阿尔茨海默病(AD)防治的专项研讨会在东区街道举行,中山市人民医院在会上分享了其在 AD 防治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先进经验, 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国家核心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广医二院)负责人刘军教授受邀出席。

■早发现早筛查:推动防治关口前移

本次会议聚焦阿尔茨海默病诊疗领域,分学术前沿、临床实践和主题讨论三部分。学术前沿解读《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疾病修饰治疗专家共识》;临床实践分享DMT应用案例;主题讨论围绕DMT治疗价值、目标人群及医患沟通展开。

中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负责人、主任医师卢奎介绍:“我们医院早在2013年建立中山首家记忆门诊,积极响应国家防治痴呆项目行动,主动承担起推动AD早发现、早筛查的社会责任。作为中山首批国家级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我们牵头开展了社区老年人认知筛查工作,深入社区向公众普及AD早期症状,增强群众的早期筛查意识。”

卢奎表示:“下半年我们医院的全流程诊断可能会更加成熟、规范,多学科合作程度更加紧密。我们计划将记忆筛查纳入体检套餐,并在未来进一步推广。对于老年群体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对于中青年群体,也可以通过了解、预防,提前为家中老人或者自己打算。”

■早诊断早治疗:开启康复新希望

在早诊断方面,中山市人民医院引进了国内最新的Aβ-PET诊断方法,这是全球诊断“金标准”,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早治疗上,神经内科开展了全市首例靶向单抗治疗,目前全市有9位病人接受仑卡奈单抗治疗,其中5例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从照料者反馈来看,患者症状有改善,治疗手段与全球同步。

卢奎介绍:“单抗类药物如仑卡奈单抗的上市,使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从对症治疗进入对因治疗阶段,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2-3年,早期治疗的患者可能5-6年甚至更长时间保持治疗初期状态,基本生活自理。这一重大突破为 AD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外,中山市人民医院还积极响应国家15部委联合发布的《AD防治专项计划》,广东省已将脑健康体检纳入65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

卢奎表示:“我们医院作为国家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组织多学科团队,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体检中心、核医学科、MRI影像科等,共同参与AD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未来我们计划探讨将AI 技术融入社区筛查、医院综合诊疗及社区认知功能康复,建立认知症患者居家、社区、医院三方有效联动及疾病全程管理体系,全面提升AD防治水平。”

■刘军教授:“AD治疗从对症治疗走向对因治疗”

会上,刘军教授对AD治疗做了进一步介绍,他说:“随着单抗类药物的上市,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从对症治疗走进了对因治疗。”

“去年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挂牌后,中山市人民医院在相关科室主任的关注和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大量筛查工作。” 刘军强调:“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就像‘温水煮青蛙’,最初容易被忽视,等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治疗,就已经晚了。这是疾病的特点,所以早期关注至关重要,要抓住治疗的黄金窗口期。”

“本次会议的政策背景是,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核心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广医二院)联合中山市人民医院等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共同推动广东省认知障碍患者的早防、早诊、早治工作。各中心统一按照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同时强调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症状隐匿、易被忽视的疾病,早期关注至关重要。”刘军说道。

记者:李鑫 通讯员:佘子瑜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