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云上小学”师生们的中山情缘
发布时间:2023-11-15 来源:中山+

“如果没有粤黔协作工作队六盘水工作组(以下简称‘六盘水工作组’)和中山市乡村振兴局的牵线搭桥,我们学校的师生可能还在使用破旧的篮球架,又臭又窄的旱厕。”11月14日,见到来自广东中山媒体的记者,海嘎小学音乐教师顾亚对中山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顾亚看来,海嘎小学与中山的情缘不止这些,教学方面的沟通交流更值得师生们珍惜。

工作组再探“云上小学”

得知六盘水工作组组长曾庆文带队探望海嘎小学,本报派驻六盘水记者决定一同前往。海嘎小学隶属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坐落于贵州省第一高峰韭菜坪的半山腰,海拔约2600米,因常年云雾环绕,被当地村民称为“云上小学”。

上山途中,空气里总是弥漫着冰冷的气息。绕过一条又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约一个半小时车程后,一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连同“海嘎小学”几个大字终于出现在眼前。

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记者 卢兴江 摄

正巧赶上课间休息,曾庆文等走到教室前面的操场时,一些同学一看是“老面孔”,主动围了过来,显得非常开心。“老师,请问这道题怎么作答啊?”有同学带着习题册询问。曾庆文帮忙解答后,同学非常有礼貌地说:“谢谢老师!”这是曾庆文第4次探访海嘎小学,许多同学已经跟他混熟了。

曾庆文(中)探访海嘎小学。记者 卢兴江 摄

“工作组这次探望学校,想知道你们还有什么需要协助的,请提出来,我们想办法解决。”曾庆文开门见山向老师们说明了来意。“如果能多协调几次与中山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那就再好不过了。”有老师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海嘎小学的“厕所革命”

下课铃声再次响起后,同学们走出教室,直奔厕所。厕所是水冲式的,宽敞、干净、明亮。厕所处在一排教室的左侧,从外表看,也是全校最新的建筑。上厕所的同学虽然不少,但一边进一边出,非常有序,也不需要等待。

中山企业捐助的厕所。记者 卢兴江 摄

“上周四,广东狮子会良都服务队、英雄服务队队员代表爱心捐助企业来到海嘎小学,完成了新厕所交付验收,实际上,厕所已正常使用四个多月了。”顾亚说,这间水厕的使用,对海嘎小学来说完全是“革命性”的进步,此前的厕所为土木结构旱厕,男女各三个蹲位,不仅窄,而且臭,用“非常糟糕”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中午放学,同学们在学校吃过午饭稍作休息,有些开始组队打篮球。篮球场就在教室前面的操场上,球场刷了地板漆,篮球架虽然没有安装球网,但看上去很新,主梁架上印有“中山市篮球协会捐赠”字样。“孩子们经常玩,球网都换不及,后来就没换了。”提及此事,有老师笑出声来。

同学们在打篮球。记者 卢兴江 摄

黄佳荣是六盘水钟山区教育局的工作人员,目前抽调到区乡村振兴专班工作。“新篮球架都是中山驻六盘水工作专班协调中山爱心企业捐赠的,这让学校的基础设施上了一个新台阶,也给师生们带来了实打实的方便。”黄佳荣说。

两所学校的“千里之缘”

2021年,中山结对帮扶六盘水,合力谱写“山水协作”新篇章,中山驻六盘水工作队就此成立。2022年8月,中山市乡村振兴局,六盘水工作队牵线搭桥,联系广东狮子会良都服务队、英雄服务队,中山市南区竹秀园小学,给海嘎小学的同学们一个惊喜:带海嘎小学的部分老师、同学、家长到位于大湾区的中山市走走“亲戚”。

六盘水到中山的距离有1200多公里,8月23日,同学们第一次开心地坐上了飞机,向东飞行,降落在白云机场,辗转到达中山市,受到了结对单位南区竹秀园小学的热烈欢迎。当日,带队前往中山的顾亚老师给曾庆文发了一条短信:“感谢你们给山区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飞越大山,向往未来!”

海嘎小学的学生在户外上课。记者 卢兴江 摄

时间流逝一年零三个月后,站在海嘎小学的操场上,顾亚依然激动不已:“那次,让我感受到了中山人的热情,没有把我们当客人,而是当了亲人。”

“走出大山 到中山市工作”

在海嘎小学采访时,我们既看到了传统的跳绳、丢手绢等课间体育活动,也看到了架子鼓、电吉他流行乐队激情四射的展演。我们与同学们交流时,发现有许多同学的耳朵冻得发紫、发肿,他们的手很粗糙,甚至呈现出裂纹,但每位同学的脸上却洋溢着天真烂漫的微笑。我们问几位同学,未来的理想是什么?一名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走出大山,将来给教我的老师们泡一杯好茶!”也有同学表示未来想到广东中山工作。

海嘎小学乐队。记者 卢兴江 摄

同学们为何如此感恩?黄佳荣说出了其中的原委。

海嘎村地处大山,以前是深度贫困村,气候也不好,村里的孩子不愿意上学,分去海嘎小学的老师想办法都要调走,学生因此流失严重,最少的时候,全校不到20个学生。几年前,六盘水钟山区委政府选派优秀干部驻村,主抓脱贫攻坚,现在的郑龙校长和顾亚老师等主动申请到海嘎小学任教,海嘎村和海嘎小学的情况得到极大改善。目前,海嘎村实现了脱贫致富,而海嘎小学的学生数量也因为教学质量和环境的改善而增加到了近百名。“当然,其中,东西部协作大背景下的中山帮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黄佳荣说。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