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家政市场进入“年节模式”,深度保洁需求井喷|新春走基层
发布时间:2025-01-15 来源:中山+

1月15日,距春节还有不到半个月时间,不少中山街坊相继投入到年末大扫除的热潮中,家政市场随之迎来了需求量骤增的“年节模式”。目前,中山市家政市场供需情况如何,又有哪些新变化?记者现场走访一探究竟。

家政人员在雇主家庭进行保洁服务。受访者供图

节前家政服务
订单及价格双双提升

近日,东区街道福泽家政服务公司内,十几名接线员在忙碌地录入服务项目账单,这里的系统共储存着8000多个家政人员信息,占全市家政人员数量的五分之一。据了解,从元旦开始,每一位接线员单日接入量超过250单,订单量比平时增长了150%以上。该公司负责人刘凯泽向记者介绍:“截至1月8日,钟点保洁家政员比平时价格上涨了30%。今年春节较早,目前部分专区深度保洁需求处于井喷状态。”

1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中山市“南粤家政”产业园,只见一众家政人员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巩固家政技能。随着春节的临近,中山家政服务市场迎来了传统旺季。钟点保洁服务的价格普遍上涨,家政技能培训课程也相应加开,以满足市场需求。中山市人杰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郑联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临近岁末,钟点保洁的家政人员费用相比平时会上涨50%,越往后最高会上浮到150%到200%。

家政培训机构在培训家政人员。受访者供图

为了应对这一波高峰,该培训学校将家政技能培训课程的频次增加至每周两次,机动安排培训时间,确保家政员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提升技能。郑联伟还提到,春节过后通常会有一波招新和家政员返岗的热潮,为此学校已经开始筹备2025年春节后的培训计划,以补充家政行业的“新鲜血液”。

春节期间,家政人员在提供服务时需注意哪些事项?郑联伟建议,家政人员应保持专业得体的服务态度,并适当了解雇主家庭的春节习俗,以避免触犯禁忌;需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例如确保使用清洁溶液时安全可靠,最好进行专门的学习;应适时提醒雇主妥善收纳贵重财物,以防不必要的纠纷。

家政服务预约平台
新赛道日趋火热

家住东区街道的张先生,他的生活因为家政服务的新变化而更加便捷。四年前,他首次尝试在线预订家庭清洁服务。相比私下聘请家政员,家政服务预约平台上的运营商不仅价格亲民,提供的家政服务也更为高效。“最开始家里人都不敢相信,花了不到200元,两位专业的家政人员便在2小时内把家里进行了深度保洁,手脚麻利,随后就匆匆赶往下一户人家。”张先生感慨,临近春节,动动手指就能在线上预约家政服务,节省了时间与金钱,生活更便捷了。

家政人员组团进行家居服务。受访者供图

有别于传统的家政服务中介商,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家政服务的预约。作为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中山市快帮科技有限公司则是较早喝上“头啖汤”的数字化社区综合家居服务运营商。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于卫星介绍,今年元旦以来,家政服务需求异常火爆,截至1月10日,通过其线上平台的年前订单已基本预约满员,仅东凤、南头等个别镇街尚有少量服务名额。价格方面,受供需关系影响,今年的家政服务费用较平时上涨了10%,但相比普通家政人员,快帮科技的费用涨幅约3成。与往年相比,客户预约时间普遍提前,大多数客户提前半个月左右便开始预约年前服务。其中,白领群体成为预约主力军,部分客户还特别指定男保洁师。

“为了保持服务质量,目前公司的50多名家政人员均为长期聘任员工。这些员工经过了系统的培训和专业认证,能够提供更为稳定和高质量的服务。”于卫星表示,员工制的家政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客户家中的具体情况,提供更加贴心和定制化的服务。“由于春节来临人员返乡、订单量激增,人员供应紧张状况或将持续至春节前夕。快帮科技正积极利用信息化、数据化手段进行资源调配,以满足市民在春节期间突然暴增的家政服务需求。”于卫星说。

家政人员在雇主家庭进行保洁服务。受访者供图

除了个性化突出的网络预约家政服务之外,也有不少新型家居服务涌现市场。“家政服务体验逐步年轻化,90后、00后的雇主对家政服务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变化。近两年,譬如收纳师等职业在深圳、东莞等大湾区城市陆续出现,时薪比一般家政人员要高好几倍。目前,我们也在密切关注这一细分领域的发展态势。”郑联伟介绍。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吴森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