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轨道建设!中山这群中小学生观摩南中城际建设现场
发布时间:2025-04-27 来源:中山+

“原来盾构机是这样在地下挖隧道!”4月27日,中山纪念中学火炬一中一名学生观摩南中城际火炬站施工现场时感叹道。据悉,这是中交一航局联动共建单位中山港社区、中山纪念中学火炬一中在南中城际火炬站举办的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交通建设与前沿科技,通过实景观摩感受现代建设技术的魅力。

4月27日,中山纪念中学火炬一中学生观摩南中城际火炬站施工现场。通讯员供图

在思政课课堂上,来自中山港社区和中山纪念中学火炬一中的29名中小学生在工程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工程科技长廊,通过图文展板、动态演示实物模型,系统了解了南中城际的规划意义、建设难点及创新技术应用。长廊内,智能化施工管理、前沿的施工技术,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大家纷纷驻足记录,感叹现代工程的精密与高效。在集中学习环节,学生观看中国交建宣传片,深入了解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卓越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工程师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盾构机技术。通讯员供图

“原来盾构机就像‘钢铁蚯蚓’一边挖隧道一边加固,太神奇了!”中山纪念中学火炬一中另一名学生兴奋地说道。南中城际铁路隧道盾构施工现场的实地观摩,此次活动最精彩的环节。在工程师的讲解下,同学们第一次看到直径数米的盾构机,并了解其掘进、支护、拼装等关键技术。工程师还通过展示等比缩小的盾构机模型,生动演示了工作原理,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可感。

“此次研学活动是社、校、企三方协同育人的一次创新实践。”中交一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港社区发挥桥梁作用,链接资源助力青少年教育,中山纪念中学火炬一中将课堂延伸至生产一线,以鲜活案例深化思政教育内涵,中交一航局则以行业标杆的责任担当,开放工程场景,传递建设者的奋斗故事。让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成就,激发青少年对科技与工程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


编辑  张英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林志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