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来看病,最头疼的就是找车位,排队半小时是常事。现在新停车场建好了,停车方便多了!”4月27日,市民李女士从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黄圃人民医院”)门诊部就医完毕,扫码取车驶离时,不禁感叹道。
这一可喜变化,得益于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监督力度,紧盯黄圃人民医院就医群众“停车难”问题,督促黄圃镇党委扛起主体责任,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发力,切切实实“解民忧、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停车难
医院服务高质量发展“拦路虎”
据悉,黄圃人民医院始建于1951年,坐落在黄圃镇旧城区,占地面积近32亩,于2022年8月与中山市人民医院建设为紧密型医联体后,就医人数不断增加,停车位总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医院年接诊量约200万人次,日均5500人次,高峰期达7300人次。每到就诊高峰,医院正门便堵得水泄不通,不少群众不得不提前两小时出门,就怕耽误就诊。

黄圃镇纪委工作人员介绍,“开展日常监督工作时发现,黄圃人民医院地处镇内旧城区,附近有两所学校,人流量巨大。专项整治前,旧城区道路狭窄,车位稀缺,进医院的车辆必须排队,极易造成拥堵,严重影响群众的出行和就诊。”群众对此怨声载道。
“医院若想扩建停车场,最大的难点是位于医院临近的黄圃镇龙安街47号地块。”黄圃镇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剖析,该地块原是国有工业用地,2002年被公开拍卖后,三名竞得人把使用权分租给多家单位,用以经营校外托管培训中心和盈利性停车场,导致整个片区交通乱成“一锅粥”。停车难问题愈发严重,成了严重制约黄圃人民医院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
解民忧
多部门协同打出“组合拳”
“小车位”关系着“大民生”。2023年底,十五届市委医疗系统专项巡察启动,市委巡察组对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党委开展巡察。市委巡察组掌握相关情况后,立即将黄圃人民医院群众看病“停车难”问题作为立行立改事项移交给黄圃镇党委。市纪委监委迅速行动,督促黄圃镇党委积极协调,多部门联动,把解决“停车难”问题作为专项整治重点工作,全程跟进、严格监督。

市纪委监委持续发力,在黄圃镇党委的重视下,各部门拧成一股绳,展开兵团式作战。经过三个多月艰难的谈判,黄圃镇党委终于和竞得人就土地收回补偿达成一致,签订协议,并依法拆除医院附近违法建筑400平方米,回收低效工业用地4628.86平方米,竞得人迅速腾空房地产,将该地块交付给黄圃镇公有资产事务中心管理。随后,市纪委监委坚持监督落实,黄圃镇党委投入85万元用于新建停车场。施工人员争分夺秒铺设沥青、改造排水、安装路灯。
2024年,黄圃人民医院停车场改造完成后,新增汽车停车位201个,同时,医院还积极跟辖区村居沟通,租用医院后山永平公园旁边地块,用作摩托车停车场,增加了270个摩托车停车位。至此,黄圃人民医院停车场的停车位数量由原来的146个增加到347个,增加了一倍多,摩托车停车位880个,基本满足就医群众停车需求,让“停车难”变成了“放心停”。
找车位
从“半个钟”到“5分钟”的转变
新停车场投入使用后,群众切身感到暖心新变化,“曾经出入都会堵车,现在开车过来太方便了!”刚带着父亲就诊的张先生笑着说,“新停车场车位充足,标识清楚,看病还可以减免停车费,几秒钟就能找到空位。缴费也支持扫码支付,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像张先生一样,许多患者家属纷纷为这项民生工程竖起大拇指。

查看黄圃人民医院统计数据,变化同样显著。目前该医院日均车流量约4800—5000辆,比原来增加50—60%;医院日均门诊人次比同期增加22.3%,医疗服务能力提升18.4%;2025年2月门诊满意度达到94%,停车难的投诉为0。就连医院的医务人员也受益,“过去为了给病人腾车位,我们都不敢停在医院,现在车位多了,医生回院会诊或做急诊手术也有车位可停。”黄圃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笑着说。
编辑 陈雪琴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