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山举行地质与海洋灾害防御及应急测绘保障综合演练,模拟场景为台风引发风暴潮灾害,并引起强降雨极端天气,引发了次生地质灾害。此次演练由中山市自然资源局主办,中山市地质灾害防治协会、中山市测绘地理信息协会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承办。
当天下午3时30分,神湾镇持续受到雷雨大风恶劣天气影响,神湾镇育才学校附近山体因雷雨大风恶劣天气影响造成山体滑坡,育才学校和周边村庄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相关部门及时将师生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开展救援工作。以上是演练场景之一,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据悉,此次演练主会场设在中山市树木园,是此次地质灾害与海洋灾害防御现场指挥部,另有三个分会场,海洋灾害、地质灾害分会场设在中山市翠亨新区横门岛湾区未来科技城大广场(深中通道日出观赏点)、中山市神湾镇育才学校后山滑坡隐患点,应急测绘分会场设在中山市翠亨新区横门岛弯区未来科技城大广场(深中通道日出观赏点)、中山市神湾镇育才学校后山滑坡隐患点。

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山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大陆海岸线长约50.69千米,陆域地质条件复杂, 地势中高周低,年降雨量丰富。由于海洋、气候和地质环境复杂,风暴潮、海浪等海洋灾害以及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灾害链风险高,同时人类活动频繁、经济活跃,受地质与海洋灾害威胁严重。在汛期龙舟水和台风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全市因地质与海洋灾害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这对汛期开展地质与海洋灾害防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东省地质局珠海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陶波是本次演练的点评专家。他表示,这次组织开展2025年度中山市地质、海洋灾害防御、应急测绘综合演练,旨在通过实战演练,加强市镇联动,不断提升全市地质与海洋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测绘、综合防御与处置能力,并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全面宣传和普及防灾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