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必须以净化社会环境为基础,着力完善未成年人公共服务。
很多外来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都是源于生活空虚、寂寞,上网接触不良信息,进出复杂场所,结交不良社会人士、养成乖戾、冲动、逞凶斗狠的陋习,动辄以暴力解决冲突纠纷、以不法方式获取财物。
因此,我们应为青少年培育健康成长的净土,通过完善体育设施、文化活动、求学渠道、就业培训等公共服务,引导他们选择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防止不良社会因素向未成年人渗透,交叉感染。
第三,必须着力培育专业社会团体和专业社工。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是一项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环节和角落,要推动社会化制度的构建,形成“职能部门指导监督、义工等社会团体和专业社工具体实施”的工作模式,建立各部门紧密合作及司法借助社会力量的长效机制,适当由政府购买服务,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力量参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推动未成年人工作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