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薄、馅靓、汤鲜,一碗云吞飘香灯都50年
“靓仔,想吃什么?”“一碗鲜肉云吞,堂食!”每天早晨7点刚过,中山市古镇镇中兴大道中古一乐丰花园街面上,一间名为“九记云吞”店铺便开始忙碌起来。伴着厨房里传出“咚咚咚”的剁馅声,店员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云吞端到食客面前。“真好吃,儿时的味道。”食客们在享受着美味的同时,也回味着与这家老店的记忆。

从“肩挑售卖”到“云吞连锁”
年过七旬的魏伯昌是“九记云吞”店铺的老板,也是地地道道的海洲人。“我在21岁的时候,从父亲的肩头接过扁担,开始挑担上街叫卖云吞。当时,担子一边是锅、水以及柴火,另一边则是云吞和碗筷,总重量足有100多斤,担上街还是挺辛苦的。”魏伯昌说,随着交通工具的改善,后来就不再肩挑售卖云吞了,改为推车上街售卖,不过,日晒雨淋的状况始终没有改变。

时间的指针来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小有名气的“九记云吞”开始谋划新的发展,他们在古镇镇海洲村租了一间小小的店铺,专门售卖云吞。虽然售卖云吞的地点变了,环境好了,但云吞价格并没有变,8只云吞依旧售卖1毛钱,基于此,“九记云吞”的生意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后来,“九记云吞”开了第二家连锁店,再后来,第三家连锁店也开张了。五十年的岁月洗礼,当初意气风发的魏伯昌变成了如今银丝满头的老大爷,但“九记云吞”的味道却风雨不改,每天早上来吃云吞的街坊更是络绎不绝。
坚持“老味道”加“平民价”
在新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冲击下,一些餐饮老品牌和老字号或歇业或转行,但古镇镇的这家云吞店却坚守至今,且赢得了更大的市场,它是如何做到的?
独特的手切猪肉,是魏伯昌始终坚持的匠心之作,咬一口,鲜美汁香扑面而来,仿佛品味到了岁月的美好。有人说,“九记云吞”拥有“祖传秘方”,但魏伯昌不以为然。“我家云吞之所以味道好,口感好,主要是云吞皮薄肉滑,云吞馅中加了炒香的白芝麻和鱼粉,而且是现包现煮。另外,汤也是大骨熬制的清汤,葱花也是当日采摘新鲜的。”魏伯昌说,做到这一点,只要每一个步骤都不“偷工减料”,其实并不难。

采访时,我们发现“九记云吞”既可以堂食,也可以外卖。店里张贴有一张温馨提示,表明每月8号开展优惠活动,鲜肉云吞买一斤送半斤。不过,魏伯昌认为,开展优惠活动只是一种促销手段,“九记云吞”之所以受食客欢迎,关键是多年来秉持高品质,平民价的经营宗旨,每碗云吞(面)价格仅售6至10元。
将云吞制作技艺传给更多人
随着深中通道的正式开通,古镇吸引了许多来自深圳以及港澳游客前往游玩打卡,“九记云吞”因为味道出众,好评不少,成为许多“吃货”的必然选择,一些游客甚至探讨起了“九记云吞”的秘方。对于这一现象,“九记云吞”第三代传承人之一魏碧珊表现非常淡定。9月下旬,古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找到了“九记云吞”负责人,表示希望在其门店开展一期30多个亲子家庭参加的研学游活动时,魏碧珊爽快答应了。

9月27日,研学活动在“九记云吞”乐丰店开展时,魏碧珊不仅邀请了亲子家庭观摩云吞制作全过程,还亲子上场,给亲子家庭手把手教授“九记云吞”制作技艺,希望将这一传统美食的制作技艺传给更多人。
编辑 卢兴江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