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系列之四:张溪有个大街市
发布时间:2022-08-13

张溪的街市,名副其实就在张溪的大街上,一过了张溪村的牌坊,市就沿着街蜿蜒着,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不着意但却很明显地诠释着“街市”这个词。

这里摆卖的档主大都会强调这样一个词:本地。“本地菜,‘零舍(特别的意思)’甜啊!”“本地葛,够晒粉啊!”“我哋嘅栾樨粉、艾粉、三丫苦粉、鸡屎藤粉都係本地!”无论是卖者还是买者,“本地”这个词就是代表靓、正、地道。

许多现在已经不常见、但之前有相当长时间习惯使用的东西都穿越般地出现在这个大街市:大葵扇、鸡毛扫、渔民帽、柴炉、炭炉、沙煲……


▲各种旧时实用用具在张溪街市摆卖


▲阿姨卖剪好螺尾的田螺


▲饼模,可以做本地栾樨饼、鸡屎藤饼等

这个大街市显得随意、任性,或许是租金不高(甚至是不收租金)。一块大胶布铺开,十数张自己采来的大蕉叶,裁成方方小块,准备在家里包叶仔、茶果的就会来帮衬;那个阿婆带来两三只自己屋外养的番鸭,胸前挂了一张孙仔帮忙打印的二维码,不经意地和街坊开叔聊着天;这个阿姨带来十数把屋后种的苋菜,用一把老式的小秤,帮衬的另一位阿姨戴着老式的草帽;阿叔的猪肉档口,墙壁上写满了订单:乜乜姨要十条猪脷,舅父订了4只猪肚……


▲阿婆卖自己养的番鸭


▲阿叔的猪肉档口墙壁写满了账目

这里的原住民大都之前是务农的,但也有小部分是水上人,他们在七十年代末开始陆续上岸居住,到今天已基本看不出他们和原本务农的村民有什么区别,但他们的部分依然热爱唱他们原本擅长的咸水歌,彩妹就是这样,她不识字,但可以唱一两小时现场自编歌词的咸水歌,且基本不重复。


▲彩妹爱唱咸水歌

除了视频里献唱的那几首,彩妹那天还唱了一首关于自己孙仔的咸水歌,当然也是自编的:

一枝竹仔青BB

嫲嫲邓大个孙仔去读书,

读识字仔有好处

学识大字去读博士

读识博士我哋BB就去学飞机


◆中山日报、中山+出品
◆粤小记工作室制作
◆栏目策划:孙俊军
◆文:舒饭
◆编导:舒饭
◆拍摄:孙俊军
◆视频后期:彭磊铿
◆编辑:高倩荷
◆二审:陈浩勤
◆三审:向才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