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直播课 | 网瘾少年的心理秘密

2022-10-10 中山+

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4.9%,上网听音乐和玩游戏仍是未成年人主要的网上休闲娱乐活动,占比分别为64.8%和62.5%。

---《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玩游戏是正常的行为,但过度沉迷会导致游戏障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需要多方合力,家长、老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该如何处理游戏成瘾呢?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陈施雅心理治疗师的心理课《网瘾少年的心理秘密》。

 

游戏成瘾的危害

●失控

●回避

●封闭

●丧失

我们的孩子没法很好地控制玩游戏的行为,通过玩游戏来回避现实的困难,逐渐封闭自己,失去人际互动、兴趣爱好等,最终丧失掉自己的学习、生活……

导致游戏成瘾的原因

个体因素:人格特征、神经发育、病理性因素等;

社会因素:学业压力、社会文化、同伴关系、环境压力等;

家庭因素:最关键的因素,父母关系冲突、离异或分居、代际冲突、隔代抚养、不良教养方式等。

沉迷游戏的心理需求

●寻求关注

●获取权力

●报复行为

●自暴自弃

如何预防孩子沉迷游戏

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高质量的陪伴,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游戏使用习惯。不仅是游戏,生活、学习上的各种习惯其实都能较好地建立。

丰富的日常活动、可持续的兴趣爱好、规律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让孩子“有事”可做,不至于只能选择玩游戏打发时间。

父母要以身作则,不沉迷于手机、网络及游戏,这是最好的预防手段。所以,当你带着孩子参与聚会或是孩子不感兴趣的活动时,给他带上他喜欢的书、或是玩具,而不是防止他嘈闹,塞他一部手机。

【素材来源】中山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编辑 高倩荷 二审 谢琼 三审 向才志

责任编辑:新闻编辑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新浪微博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