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中山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稳就业保民生”工作,始终坚持把“稳就业保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今年以来,市政府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将“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支持”列入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积极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和“租购并举”公积金提取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我市群众就业支持帮扶力度,拓展多元化就业渠道和解决人才就业后顾之忧,为中山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根据2022年三季度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样本城市CIER指数显示,我市就业景气指数排名全国地级市第二。
“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支持”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任务包括:发放职业培训券3万张;建成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20个、“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25个;发布“妈妈岗”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推进“租购并举”,对本市新就业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实施住房公积金提取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前述所有目标任务均已完成,累计发放“广东技工”职业培训券38002张、建成52个“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建成34个“粤菜师傅”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发布“妈妈岗”就业岗位4155个,向符合条件的1385名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提供租金支持132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742名人才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提供额度上浮优惠,并贷款4.5亿元。
“妈妈岗”实现全市23个镇街全覆盖
走进中山市智牛电子有限公司“妈妈岗”生产车间,一个个女工手脚麻利且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零部件的打孔、安装。“‘妈妈岗’很人性化,我们不仅能赚到钱,还能照顾孩子。”敬小琴说,她已在该企业“妈妈岗”工作5年,遇到家里有急事或者孩子头疼发热,可以随时请假,缺勤的工作时间有空补回来就好。这样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了她和周边家庭妇女的工作积极性。
11月9日,港口镇智牛电子有限公司“妈妈岗”的工人们正在岗位上工作。记者 缪晓剑 摄
今年8月,市政府出台了支持“妈妈岗”就业新模式政策举措,不少镇街和企业在此带动下相继推出独具特色的“妈妈岗”。中顺洁柔推出“洁柔宝妈创业联盟”、荣电集团推出“妈宝电商直播创业项目”孵化基地、横栏镇探索“探花姐姐”花木导购员项目、三乡镇启动“金凤展翅”妇女灵活就业计划……“‘妈妈岗’受到企业和社会的广泛欢迎,有益于帮扶特殊群体就业,稳企发展。”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表示。
目前,我市“妈妈岗”备案岗位7892个,实现全市23个镇街全覆盖,涉及工业制造业为主,涵盖会计服务、商业咨询、家政保洁等各类企业,既有普工、技工等生产一线岗位,也有财务、销售等行政工作岗位,部分企业也拿出主管、经理等管理岗位,“妈妈岗”选择面越来越广。不少企业也反映,设置“妈妈岗”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增加了经营效益,减少了岗位员工流失率。
全市建成52个“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
“这是我用前两天刚学到的技能打扫出来的屋子,非常干净。”50多岁的李秀兰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她的学习成果。她说,这都是在西区街道“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免费学到的技能。
据了解,西区街道“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重点围绕居家服务、母婴服务、养老服务和医疗护理等领域,结合“家政服务+技能培训+促进就业+调解维权”四大功能模块,搭建社区家政服务平台,为周边4万余名居民提供多种多样的技能培训。像西区街道这样的“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目前全市共有52个,实现全市23个镇街全覆盖,“15分钟家政服务圈”初具规模。
“‘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不仅有效规范了我市家政服务的市场秩序,给从业人员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也解决了群众找安心家政难的揪心问题,真正把家政服务工作推向村、社区基层,实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家政服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表示,他们计划通过“社区+家政”“互联网+家政”“产学+家政”等模式,将“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打造成为集技能提升、就业创业、品牌创建、权益保障等为一体的便民服务载体。
全市建成34个“粤菜师傅”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
技能提升培训课室、三项工程图书专区、线上技能加油站……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石岐南部片区站设有多个功能区,为4万余名居民提供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推荐、创业指导等多项服务。“我们还会不定期组织在各个服务站开展技能培训、技能讲座等,把技能知识直接送到群众身边。”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已累计建成34个“粤菜师傅”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覆盖全市23个镇街,可为近90个村、社区提供上门培训服务。
乡村振兴,人人参与、人人共建。目前,我市“粤菜师傅”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已形成常态化的“送课下乡、送教上门”服务机制,让群众在“家门口学技能”。同时,全市各服务站已先后举办技能培训班、技能竞赛、招聘会等各项活动50场,服务约2200人次。此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还结合群众需求,精准定制培训券,依托职业培训券开展“粤菜师傅”培训班25期、“广东技工”培训班18期、“南粤家政”培训班80期、农村电商班30期,培训实效性、精准度显著提高。
“租购并举”把人才引进来、留下来
今年3月,我市创新性推出“租购并举”,对本市新就业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实施住房公积金提取优惠政策。这一举措,不仅让不少高校毕业生减轻生活成本,实实在在从中受惠,也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人才来到中山、扎根中山发展。
“自新就业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政策实施以来,我们已向符合条件的1779名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提供租金支持达1449万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批服务办负责人介绍,为全面支持人才在中山安心定居发展,更好地引才聚才用才,我市不断加大对人才安居保障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人才支持提取公积金用于租房,并根据中山房租水平和合理租住面积,将租房最低提取额度上浮。今年以来,我市已为租房市场提供资金支持5.6亿元,为14万名职工办理了租房提取公积金业务。
除此以外,我市还对符合条件的人才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提供额度上浮优惠,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0万元,并开设“绿色通道”,实行专人专窗办理。截至目前,中山已向742人发放人才住房公积金贷款4.5亿元,为人才节省利息支出1.01亿。
【统筹】记者 隋胜伟
往期回顾↓↓
见习编辑 赖彤瑶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