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52%!中山金融支持制造业当家力度不断加大
在2月16日上午举行的中山金融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公布,2022年全市新增贷款568.72亿元,有效保障了中山流动性合理充裕。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数据中,多个数据亮点纷呈,截至2022年12月末,中山基础设施类行业贷款余额973.74亿元,同比增长28.02%,制造业贷款余额1246.93亿元,同比增长11.52%。这正是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坚持制造业当家的有力实践。
2月16日上午,中山金融业新闻发布会在设在中山日报社的中山市网上新闻发布厅举行。 记者 冯明旻 摄
用好货币政策工具,
加力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
基建及制造业贷款较快增长。截至2022年12月末,中山基础设施类行业贷款余额973.74亿元,同比增长28.02%,制造业贷款余额1246.93亿元,同比增长11.52%。
科技型企业获贷率比较高。截至2022年12月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单位贷款余额为14.55亿元,同比增长24.54%。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贷款余额分别为178.37亿元、440.9亿元、7.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4%、9.47%、39.16%,获贷率分别为59.73%、66.67%、100%,获贷率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绿色信贷成倍增长。绿色贷款余额达439.91亿元,同比增长1.3倍,主要投向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持续改善。中山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82.98亿元,同比增长19.68%,其中,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97%,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余额623.83亿元,同比增长18.31%。
乡村振兴金融保障得到强化。涉农贷款余额549.4亿元,同比增长21.56%,金融支持“三农”进一步常态化、便利化。
优化金融服务,
着力满足中山市场主体迫切需求
一是金融成本持续下行。2022年12月,中山地区各银行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9%,较去年同期下降0.56个百分点;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21%,较去年同期下降0.45个百分点。全年为市场主体节约利息支出9.36亿元,为3万多家普惠小微贷款主体节省利息7600多万元,为1.73万户市场主体实施延期还本付息达308.02亿元,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支付手续费67.75万家次,金额约1.35亿元。
二是跨境资金结算应用持续改善。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拓展至服务贸易企业,办理外汇业务时间缩短90%。2022年,中山办理贸易、资本项目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金额分别为32.14亿美元、4.6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8.38%、177.98%;中山企业外汇套保规模约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2.37%,外汇套保率40.05%;中山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929.7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64%。
三是支付便利度进一步提升。数字人民币、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等试点工作陆续落地中山,在食、住、行、游、购、娱、医等七大重点民生领域打造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已落地商户门店2.90万个,开立数字钱包12.56万个;为企业居民开立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52472户。
【问答】
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中山制造业“十大舰队”
记者:1月28日,中山市召开了高质量发展会议,提出推动500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的目标,人民银行在推动金融支持企业转型改造升级方面有没有具体的措施和计划?
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副行长戴卫东:下阶段,我们坚决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谋深谋实金融支持制造业当家,紧盯产业需求,实施金融精准滴灌,帮助制造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实现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
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副行长戴卫东。 记者 冯明旻 摄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出台《中山市信贷指导意见》和金融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有关方案,引导金融资源聚焦中山制造业“十大舰队”,加大投入,建设好中山十大主题产业园。
二是强化统筹引导。发挥金融措施与产业发展、财政支持、监管配合的协同效应,用好用足各类政策和工具,充分调动起金融机构主动性,形成金融支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三是强化创新驱动。指导金融机构深化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围绕企业孵化、人才引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领域提供特色信贷产品,提供产业链融资、投贷联动等新型业务模式,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升级的金融“大环境”。
编辑 陈彦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