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美景随处可见!中山多个镇街掀起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热潮
发布时间:2023-02-23 来源:中山+

居民小区里,新老中山人围席而坐共话文明;社区口袋公园里,市民或慢跑健身,或散步赏景;在农村、在商贸市场,昔日的卫生黑点摇身变成街角一景;城区道路上,“人车分流”“戴盔骑行”渐成安全常识,违规停放得到遏止……随着我市持续推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1+10”行动,漫步中山各镇街,一个转弯、一次凝眸,总能与文明不期而遇。不少市民表示,在参与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过程中,也不断刷亮更加宜居宜业的中山。

桩桩行动 走深走实

今年初,中山市高规格召开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动员大会,向全社会发出总动员。中山市文明委第一时间制定“1+10”行动方案,各镇街、各系统闻令而动,掀起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热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随着时间推进,大家践行“1+10”行动持续升温,积累不少好的经验做法。

“这位电动车驾驶员,请您过斑马线时,注意人车分流。戴好头盔。”2月22日下午6时,东区街道起湾道中山路口,驻守在人行道一侧的交警友好地向每位行人和电动车驾驶员提醒道。


交警提醒电动车驾驶员注意交通规则。记者 缪晓剑 摄

交通秩序整治提升行动事关市民的出行方便。疏通城市“毛细血管”,才能更好地提升市民出行舒适度和幸福感。记者从中山公安交警部门了解到,连日来,我市全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乱停乱放、闯红灯、没有各行其道、行人乱穿马路和翻越隔离栏、非机动车乱穿马路、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文明交通环境得到持续好转。“通过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手段,近段时间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一名执勤交警如是说。

2月22日上午,南区街道中澳滨河湾小区人头攒动,城南社区“党群流动议事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之文明示范商圈启动仪式火热进行。城南社区将采用积分制、星级评定等奖励措施鼓励文明示范街商铺落实“门前三包”、诚信守法、规范经营,落实市容市貌整治提升行动,助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城南社区“党群流动议事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之文明示范商圈启动仪式举行。通讯员 曾珺 摄

经过动员,沿街商铺积极动手扮靓门面,杜绝占道经营,劝导文明停车,粘贴文明标语。南区街道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1+10”行动走深走实,在基层社区,已逐渐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经验做法。

党群连心 共建共享

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事关城市的“里子”。在石岐街道光明路片区、湖滨路片区,随着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市民身边的路面破损、排水排污、井盖缺失、“三线”杂乱得到及时整改,“绣花”功夫可见一斑。“路好走,灯亮了,杂草荒地化身口袋公园……我们住在老城区老小区也可以很舒心。”家住石岐街道的老街坊黄阿姨说道。

南区街道的自然村多,村道“九曲十八弯”,易藏污纳垢。南区街道通过党建引领,调动新就业群体积极性,创新推出了“善治先锋”志愿服务积分机制,鼓励骑手们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不文明行为和不文明现象,积分换礼品。这一举措吸引不少文明“啄木鸟”来“挑刺”。


南区街道发动骑手们宣传创文知识。通讯员供图

“恒美仁和四巷1号前面路段,即与沙涌交界处,发现道路凹凸不平、积攒污水,给出入的居民群众造成很大的通行障碍,希望道路可以修复一下。”2月20日,在送快递间隙,快递小妹小玉通过手机平台反映不文明现象,良都社区党委即时通过“善治联盟”平台后台收到信息。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恒美经联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用了两天时间,就发动相关党建联建单位把路面重新铺好了。

良都社区党委书记杨焕伟表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一项牵涉面广、涉及人多且难度颇高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相信通过党建引领,党群连心,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一定能换来城市文明指数的节节攀升。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