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中山,没错!”这场洽谈会上,为何世界各地的侨商企业家代表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3-02-26 来源:中山+

“各位侨商企业家,选择中山,没错!”2月26日,中国侨商投资(广东)大会中山行暨中山市侨界交流合作洽谈会上,市委书记郭文海与企业家现场互动时,深圳市信息网络促进会名誉会长、广东粤江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良激动地说道。与刘伟良一样,当天的现场交流环节,来自世界各地的侨商企业家代表,对这场别具一格的洽谈会伸出“大拇指”。

市委书记郭文海与企业家现场互动。记者 夏升权 摄

这次活动现场签约项目7个,投资总额超56亿元,项目涵盖环保、教育、互联网技术等多个领域。更为重要的是,侨商企业家看好中山未来前景,对中山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

项目签约现场。记者 夏升权 摄

中山要用好一个“侨”一座“桥”

一年多前,刘伟良参与投资的绿金湾高端环保产业园项目成功落地中山小榄镇。

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刘伟良越发感觉到中山营商环境的明显改善。“在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召开的中山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书记向企业家公布了手机号。大概一个星期后,我以深圳企业家身份写了一封信给郭书记,没想到‘秒批’,并很快转给相关职能部门,给予协调。”刘伟良说,一年多来,中山的营商环境变化很大,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动起来了,用心用情解决外来投资者面临的难题。

在刘伟良看来,广东有巨大的商机和潜力。广东是侨乡,中山比很多城市有“侨”优势。中山在大湾区中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决定了中山,到了一个厚积薄发的时候,中山发展的春天来了。刘伟良建议,中山要打好两张“侨”牌,一是华侨的“侨”,二是深中通道这座“桥”。“深中通道一通,资金通、人才通、信息通,一通百通,现在投资中山恰到时机。” 刘伟良说。同时,作为中国侨联委员、广东省侨联常委、广东省海归协会荣誉主席,刘伟良表示,将发挥其自身的“侨”优势,为中山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引进更多优质企业来中山。

为侨界青年创新创业搭“桥”

“我是中山人,是在中山小榄镇出生的。一年多来,中山的营商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政府提出了榄商回归,我们是首批响应榄商回归的海外企业,对家乡的发展非常看好,希望家乡越来越好。”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中山市侨联名誉主席、凯信荣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智荣告诉记者,在这个活动上,规模达25亿元的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基金签约正式落户中山。

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胡智荣。记者 易承乐 摄

“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基金”是为适应发展新形势,支持新时代华侨华人青年积极参与中国建设拟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以发掘、扶持青年进行科技研发应用、创新创业为宗旨,着力孵化、培育有发展潜力与前景的优质项目,成就青年精英成长、参与我国高质量发展建设。2021年8月,在首届国际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上,国际菁英会与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中科院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分别签订协议共同发起本基金项目。为充实基金实力,今年加入广东凯信荣集团有限公司、香江集团、深圳中科融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作为发起单位。胡智荣投资的凯信荣集团成立于2005年,目前拥有能源资源项目投资经营开发、智能制造产业项目投资经营开发、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投资经营三大核心业务。

“这个项目是因参加国际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和中山结缘的。团队感受到了中山市委、市政府对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工作的大力支持,中山各项政策非常好,我们打算在中山安家。”天星高科(深圳)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王缘庆说。当天签约的新型碳捕集工业环保处理技术项目是天星高科(深圳)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在中山落地的生产经营性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计划年内装修并投产,预计投产后3年内产值达3亿元。

当天包括“新型碳捕集工业环保处理技术”在内的5个从中山市国际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项目,与中山企业和园区达成合作意向。

发挥中山“侨”优势

中国侨商投资大会创办于2021年,是中国侨联服务国家中心大局的经贸活动工作,首站在福建举办,这次在广东是第二站,2月24日至25日在广州举办。2月25日至27日,参会侨商分赴广州—中山、惠州—汕尾、韶关、湛江共4条线路开展投资考察活动。其中,广州—中山是最火爆的线路,报名考察的侨商人数最多。

香港金轮天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中山市侨联名誉主席王钦贤告诉记者,之前他来过中山,也与中山小榄等镇街的五金、机械等产业有过合作。这次侨商洽谈会的举办,让更多的侨商认识中山,了解中山,投资中山。“中山是一个好地方,我也将发挥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的优势,促进香港侨界与中山的联系沟通,吸引更多的侨商来中山走走。” 王钦贤说。

中山市政协委员、中山市海外人员归国创业协会会长李嘉声。记者 易承乐 摄

中山市政协委员、中山市海外人员归国创业协会会长、美迪斯集团执行董事李嘉声是一位90后。早在2014年,李嘉声便开始在中山投资创业。“中山是伟人故里,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枢纽,从历史底蕴、地缘优势和产业基础等方面来说,都有着很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中山作为全国闻名的大侨乡,侨的资源丰富,侨对中山以前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相信以后也会有更大作用。”

李嘉声说,他在中山有很多项目。其中一个在翠亨新区,这是翠亨新区的第一个“工改”项目,去年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实现了“拿地即动工”,效率高、质量好,这反映了中山干部有作为、有担当,真情实意为企业家服务。“中山未来发展会更好,我想通过侨洽会看看有没有好的项目机遇,扩大朋友圈,发挥海内外侨商的力量,共同推动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李嘉声说。

中山正吸引越来越多侨商回乡投资兴业。中山市侨联顾问、挪威广东商会会长李祯杰祖籍是中山南朗。他表示,“爱国爱乡是我的本份,参加了这次侨商洽谈会后,我准备把挪威的乡亲们都发动回中山投资建设。另外,计划把欧洲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引回中山,促进中山高质量发展。”

中国侨商联合会理事、尼日利亚中国大连商会会长崔峰介绍,他在尼日利亚以及非洲30多个国家都有合作伙伴,这次跟随中国侨联来到中山,主要是寻找合作伙伴,把非洲的土特产带到中山,进行开发和深加工,另外把中山的服饰、小五金、灯饰等销售到非洲,互通有无,互利互赢,共同发展。

在崔峰看来,中山不仅是中国的中山,更是世界的中山,除了中山优越的大湾区黄金地段外,中山籍的华侨华人也很多,利用好这种资源,把中山放到国际化的大平台中发展,中山的潜力无限。


见习编辑 赖彤瑶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