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规发力!中山一季度经济指标稳中向好
发布时间:2023-04-25 来源:中山+

4月25日,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记者获悉,2023年一季度,中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57.95亿元,同比增长5.9%。数据表明,当前中山全市经济正朝着稳健复苏的良好态势发展。


4月25日,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记者 夏升权 摄

全力拼经济,中山正奋力奔跑。一季度取得的成绩,凝聚了中山全市上下超常规发力拼经济、日夜兼程奋斗的汗水和努力。

数据向好
让“制造业当家”当起来

翻开第一季度中山经济成绩单,“制造业当家”特点鲜明。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增加值16.12亿元,同比增长7.7%;第二产业加快恢复,实现增加值393.90亿元,同比增长5.3%;第三产业持续向好,实现增加值447.93亿元,同比增长6.4%。

中山岐江公园。记者 夏升权 摄

多项指标显示,工业经济在中山经济调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工业经济发挥“压舱石”作用。第一季度中山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47.99亿元,同比增长4.2%。工业投资涨势喜人,同比增长43.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24.6%升至35.3%,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1%,占比升至10.9%;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77.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7.7%。

项目落地大提速
让工业投资跑起来 

记者留意到,第一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3.1%。全市有多个镇街在工业投资增速上跑赢全市。

项目落地,是拉动工业投资最重要的力量。今年开年以来,中山工业投资项目不断落地。广东明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三花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配件生产基地项目,均是今年新签约项目,目前已经实现开工建设。


明阳电气设备生产车间。记者 文波 摄

在促进项目落地方面,中山不断跑出新速度。如中创集团广东医谷·中山生命科学园项目,从会面洽谈、签订战略协议到当日实现“拿地即动工”,全流程仅用51天,为中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再添新注脚。翠亨新区首个供地类增资扩产项目——中山国昌荣电子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仅用周末2天时间即敲定项目推进路径及落地时间节点,投资总额6亿元的项目预计不久可开工建设。

多项目加速落地,背后是中山市相关职能部门和镇街的高效联动审批、贴身引导服务在施展“内功”。如“拿地即动工”只需要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但在短短的时间内,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完成14个环节的审批,实现土地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齐备,使项目施工取得完整的合法手续。

市前期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拿地即动工’模式,核心在于创新性开展预受理机制,我们主动打通部门之间的审批屏障,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为企业提供贴心、贴身的优质服务。”

如今,中山已在全省率先实现项目常态化“拿地即动工”。2021年至今,全市已有73个项目实现“摘牌即出证”“拿地即动工”。

拼出最好历史成绩
让招商引资热起来

一个城市吸引企业的“引力场”如何,透过招商情况便可以得到直观感受。

回望一季度,中山的招商工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记录:新年第一天,明阳集团150亿元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签约,实现近年来百亿级项目零突破;全球招商大会上,中山交出近些年最好的招商引资成绩单,签约项目投资总额1800亿元,其中已签订投资协议、明确落地的项目超900亿元,包括超750亿元制造业项目,占比超八成。


3月30日,2023年中山全球招商推介系列活动暨第十届中山人才节开幕式上,一批中山市全球招商顾问受聘。记者 夏升权 摄

把目光聚焦在镇街,这样的突破更为直接。在小榄镇高质量招商大会上,该镇引进的4个投资超10亿元的重点项目签约,投资额创历年之最,改变了小榄过去10年没有引进一个投资超10亿元项目的被动局面。

种种成绩,是中山坚持改革突破的成果。一方面,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成立市投资促进局,优化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形成全市“一盘棋”格局,面向全国全球大招商、招大商。尤其是今年以来,全市招商队伍日夜兼程、分秒必争抓项目招引,效率高了,更精准了,项目落地不断提速。

另一方面,中山坚定不移拓展产业空间,为招商引资提供有力支撑。中山规划了40万亩的十大主题产业园。今年3月底已整备连片用地近3万亩,形成9块千亩级连片产业用地,立即可出让的“熟地”超6000亩。2022年至今,全市拆除整理低效用地近1.7万亩,新招引企业138家,服务本土企业195家,预计推动新增投资750亿元。 

一季度,中山招商一边坚持向内挖空间,推动明阳、华帝等一大批本土优质企业在“工改”中实现增资扩产,迎来建华、欧普等 “中商”回归;一边往外引活力,不断扩大朋友圈,推动百亿级MQ大湾区全球生产总部制造业项目签约,并首次面向全球推出23个优质项目,面积超7000亩。也正是如此“内外兼修”大招商、招大商,才让中山在这个春天里,迸发出勃勃生机,勇往无前。

政策持续加码
让企业技改热情涨起来

一季度,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向好,同比增长6.1%。企业技改意愿和投资热情正在涨起来。


中山企业自动化生产线。记者 文波 摄

记者留意到,多个镇街一季度的技改投资超亿元。火炬统筹区投入金额最高;坦洲镇延续高增长态势。阜沙、港口等多个镇街也实现同比高速增长。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数字化智能化当作企业生存的必答题、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越来越多的镇街将推动企业技改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为支持、推动制造业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中山在2022年出台1号文件,用50亿元撬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随后,标杆示范、平台赋能、贷款贴息等配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通过分类实施,实现全流程、阶梯式、多维度的方式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一些镇街提高技改资助配套扶持政策,帮助企业用好省市扶持政策,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率先动起来。

一年多来,中山已认定10家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15家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10个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新一轮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标杆认定已启动申报,将新认定10家示范工厂、15个示范车间和10个标杆示范项目。今年,中山还诞生首家全球“灯塔工厂”,实现灯塔工厂零的突破。

借节造势促消费
让烟火气浓起来

熟悉的烟火气正在回归,中山正通过扩大消费,充分释放内需潜力。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14亿元,同比增长2.7%。全市商业恢复较快,消费正在复苏回暖。尤其,限上住宿业营业额、限上餐饮业持续复苏,增长较快。


3月中旬,2023中山春季车展人气旺盛。记者 文波 摄

今年来,中山大小展会和美食活动相继而至。车展、车房展、T恤节、菠萝节、美食节……各镇街纷纷举办消费活动,通过促销活动拉动餐饮、住宿等方面的消费。夜市经济也正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消遣娱乐好去处。从文创小店到咖啡馆,从中山特色农产品到网红美食,好吃好玩的各类摊位应有尽有。从年初以来,中山城区及多个镇街举办夜市等活动,如沙岗墟夜市、中山博览中心夜市、金钻酒店夜市等,既为市民朋友提供了好出去,也带动了创业就业,激活了夜间经济。

据悉,在助力中山货销售方面,市商务局正实施香山优品计划,做实做深“中山货全国购”促消费活动,深化与京东合作,让更多中山品牌“货卖全国”,进一步扩大企业产值。同时,我市将实施商圈提升计划,创造新消费需求,带旺中山消费需求。

走出去觅商机
让企业订单多起来     

第133届广交会显示,贸易正在回暖。随着广交会进入二期,中山组团传来喜讯:人流量、意向订单等相比一期均有增长。


广交会上,采购商在中山家电企业展区洽谈业务。记者 文波 摄

今年来,从1月15日中山首个出国商务交流团赴迪拜参展,到线下线上融合展出的最大规模广交会,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不遗余力支持企业走出中山、走出广东、走向境外,想法设法拓宽渠道、拓展市场、争抢订单,以走出去觅商机的确定性应对外贸环境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130场境外展会列入了中山企业“走出去”目录。今年年初,中山发布《中山市2023年“百展千企”拓市场扶持政策》,其中,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机票补贴最高可达4.5万元,展览费用最高补贴达12.5万元,两项补贴最高达17万元。为提高参展的精准性,市商务局确定了130场展览展会活动的外出参展海外推广计划,涵盖全球市场,面向全市所有进口企业,将助力至少1000家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展。当前,中山正组织企业抢订单拓市场,研究分析中山产业、出口产品以及目标国家的市场消费需求,助推企业扩大进出口份额。

今年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为中山“拼经济”增加了信心和动力。接续奋斗,开足马力继续奔跑,中山经济才能实现持续稳定向好。

【统筹:黄凡】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朱晖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