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中山广播电视台
2022年1月,中山以凤凰涅槃的决心,吹响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的号角。中山市200名市直机关干部奔赴治水、“工改”两大攻坚战最前线,中山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俊谦就是其中一员。他以市委下派黄圃镇工作组组长的身份,投入黄圃镇“工改”一线。
到任后,黄俊谦马不停蹄推动组建40名骨干组成的“工改”铁军。一年多时间里,在土地情况复杂的黄圃镇里,他以敢想敢为的作风,勇于探索创新,找到融冰破局的方法和路径,带领铁军不断啃下“硬骨头”,推动市、镇、村三级形成合力,创下多个“工改”示范,为黄圃镇“腾笼换凤”抢占先机。今年,黄俊谦获评“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用心用情为“工改”企业和群众服务
近日,下午3时许,烈日当空。位于黄圃镇圃灵路7号、占地74亩的国弘智造产业园工地中,吊机、压桩机正在紧张施工中。
“梁总,最近产业园招商进展怎么样?”在工地另一侧刚启用不久的产业园招商中心内,黄俊谦前来产业园走访,现场询问国弘智造产业园董事梁建雄。
“最近招商情况很不错,重新设计后的现代产业园很受企业欢迎。”梁建雄眉眼间尽是笑意。
今年60多岁的梁建雄是顺德容桂人,30多年来深耕家电进出口贸易行业。2003年,他来到黄圃镇投资建设工业园区。2020年,受到“工改”风潮触动,他开始思考产业园的转型升级,“旧厂房迟早要淘汰,产业园进行自改,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
2021年上半年,国弘智造产业园与黄圃镇人民政府签订“工改”协议,并开启了设计方案的审批、申请等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黄俊谦带领的黄圃镇“工改”专班,与产业园区负责人交流过程中发现,产业园区的设计理念与目前智能化转型升级企业的需求存在一些落差。

为帮助园区精准和高质量发展,黄俊谦与“工改”专班团队,无数次前来园区与梁建雄和园区股东、设计团队等进行商谈,将此前走访和调研获得的其他城市最新智能产业园区设计理念,“送”到该园区,并引导园区负责人“走出去”,参观目前先进的产业园区。
从重新设计到报批,该产业园区用了半年的时间,项目变得更加科学合理。“黄书记和‘工改’专班为设计和建设出了很多力,就算在之前疫情比较严峻的时间里,也是几乎每两三天就谈一次,有时候忙到晚上10点多,给出了非常多宝贵意见。”梁建雄感慨地说。
经过“工改”专班的指导,目前新设计的产业园拥有超高层高、超大荷载、超宽楼距等,更符合智能化企业入驻和发展需求。
因为地理位置和产品的优越性,该园区吸引了众多来自佛山顺德,广州南沙、番禺以及中山本土的企业客户。“目前园区的招商情况理想,一期11栋已经租满,二期首推2栋定制厂房,也已经接近三分之二。”梁建雄说道。
“和黄书记认识有两年时间,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就对他很信任,他干事踏实,既有理论水平,也富有经验,一心为我们企业服务。中山干部‘无得弹’!”梁建雄说。

用心用情为企业服务,从企业利益着想,从群众角度思考破解难题,已非黄俊谦和他所带领的“工改”专班团队的首次行动。黄俊谦深知,要顺利推进“工改”,必须赢得企业支持,也必须服务好企业。黄俊谦将这个过程形容为“融冰”。
在这个过程中,黄俊谦带领“工改”专班团队始终以真心实意说服和感化企业,以“假如我是需要搬迁的企业”进行换位思考,用真诚的关怀拉近距离,以周到的服务赢得信任。
在黄圃镇“工改”专班的共同努力下,大岑片区628亩土地以“零纠纷”方式完成土地整备工作,得到企业和群众的大力支持。
破立并举创下多个“首创”
在推动“工改”过程中,黄俊谦破立并举,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黄圃范本”,推动黄圃“工改”项目遍地开花结果。
他在全市重点布局的“十大产业园”之一的中山市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项目中,率先在全市范围探索“工改生态”模式,将生态保育贯穿改造全程,坚持“连片改造”与“强企参与”双向发力,使该项目成为全市连片千亩改造标杆。在他的“破题”中,马安村项目成为中山首个公开遴选村企合作“工改”项目,让“拿地即动工”成为常态,刷新黄圃镇“工改”项目的速度纪录。

解决“钱从哪里来”是“工改”的重要难点,拥有财政工作专业背景的黄俊谦不断找“出路”。他活学活用财政奖补政策,发挥周转金杠杆作用,创新创造出“周转金+”的融资模式,开拓了“周转金+银行贷款+滚动支出”的融资模式。
该模式推出之初,黄俊谦拿着方案和村第一书记就像“推销员”一样,对接一家家银行,刚开始,银行都是“有礼貌地拒绝”。“当有银行愿意听我说时,我们都会把握机会不厌其烦逐一解释。当一家金融机构对我们的方案提出问题时,我感到无比高兴,终于有人认真研究我们的方案了。”黄俊谦说,第一次“破冰”是和农业发展银行合作,用市周转金3000万元,撬动了900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
再次融资时,村集体资产规模不足,黄俊谦创造性地提出与市“工改”母基金合作,成立了1.3亿元的项目公司,撬动农业银行3.1亿元的贷款,将财政资金放大超过4倍,为解决当前政府整备改造模式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对于获评“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黄俊谦认为,这个荣誉是颁给集体的。“接下来,我将继续鞭策自己,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在‘工改’道路大胆试,为中山‘工改’贡献力量。”黄俊谦说道。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