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有趣且逻辑严谨的故事?《神探迈克狐》作者夏玄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3-08-20 来源:中山+

书里面有这么多丰富的科学知识,故事是如何挑选的?怎样才能写出一个有趣且逻辑严谨的故事?8月20日下午,在2023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五届中山书展现场,《神探迈克狐》作者、被孩子们喊为“蛙老板”的夏玄来到现场,出席“神探迈克狐”图书作者见面会,分享创作背后的有趣故事以及写作的技巧和经验。

《神探迈克狐》的作者夏玄来到本届中山书展现场,与听众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和写作经验。记者 王云 摄

见面会座无虚席,家长和孩子们在听完讲座后,纷纷争相提问。还有书迷专程从江苏赶过来,只为一见仰慕已久的故事书创作者。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传递知识性的内容

“在创作中,知识点不能强行塞给孩子们,这样做的话,孩子们很难沉浸进去。”现场,夏玄首先向读者们分享了他的创作理念:“但也不能是肤浅的纯娱乐,我们希望将有用的知识点,通过孩子喜欢的形式、好玩的方式,进行传递。”

分享中的夏玄。记者 王云 摄

夏玄是多多罗数字科技创始人,该公司已成长为中国少儿音频故事领域顶尖企业,在中国最大音频平台喜马拉雅FM上儿童类口碑榜常年第一。《神探迈克狐》系列图书畅销百万册。

《神探迈克狐》是多多罗数字科技经历多种尝试后诞生的产物。“2019年开始创作的时候,我们写了很多不同题材和风格的故事,写完后就找很多读者去看、去听。直到有一天,我女儿跟我说,爸爸,这个故事好有意思。”夏玄说,当时他一看,这个故事是《狐狸侦探迈克》,也就是《神探迈克狐》的前身。

在创作过程中,深耕游戏行业多年的夏玄,深知研究、透彻了解用户想法的重要性,因此团队不断进行打磨,使故事变得更有趣、节奏更快、更精练。经过进一步优化调整和更改角色设定,最终,《神探迈克狐》面世。

《神探迈克狐》讲述的是动物世界里,穿着格子斗篷,戴着金丝眼镜的迈克狐的少儿科学侦探故事。迈克狐利用他的逻辑推理和观察分析能力,灵活运用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破解谜题,寻找真相。

在每一个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和趣味的故事中,听众和读者都能收获到不同的知识点,比如杜鹃鸟把蛋下在其他鸟巢里、阳光照射凸透镜点燃易燃物等。每个故事里的案子是独立存在的,每一个知识点,都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容易被理解,这也是小读者们非常喜爱这套书籍的原因。

同时,《神探迈克狐》中没有完全完美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着优缺点两面,在整个故事里,读者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身的影子。

比如迈克狐虽然破案很厉害,但是运动却不强,而且还爱吃甜食。为什么每个角色都存在着缺点?“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本书里的每个人物,都在不断进步。”夏玄表示。

夏玄提到,在《神探迈克狐》一书中,“侦探笔记”这一模块很好地锻炼了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它需要读者们在阅读的过程停下来,往前翻看书中描写的细节,思考案件的逻辑,厘清线索。”夏玄认为,这也是目前阅读纸质书籍的优势,“看书是主动的翻阅,但是如果只是听音频则是被动接收信息。”

孩子们要进行大量语言输入和仿写

创造出精彩侦探故事的夏玄,大学所学的专业是与文学创作并无关联的计算机。他说,开展创作与他从小到大的阅读量积累有关。夏玄认为,阅读对构建知识体系有帮助,大量阅读能积累语文底子,对升学也有好处。另外,阅读对价值观、个性的塑造有影响力。

怎样才能写出一个有趣且逻辑严谨的故事?“我们的读者是小学生居多,写作处于刚入门的阶段,还谈不上有厉害的技巧。这个阶段要锻炼写作能力,第一是大量积累,第二是大量仿写。”夏玄告诉小读者们,只有临摹做好了,在此基础上,才会产生自己的创作和想法。

“小朋友已经长大了,有什么办法让他喜欢阅读?”“现在电子产品不断增多,怎么才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讲座提问环节,家长争相抛出问题。

夏玄认为,爱上阅读在年龄越小的时候越好。“我不爱让孩子玩游戏、看动漫等,不是说这些不好,而是它们的刺激性比阅读要大,如果孩子一开始就接触高刺激的内容,会觉得阅读无聊。”夏玄说,所以,要让孩子首先接触低刺激性的阅读,在慢慢接触其他,并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