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上检验牛排真假!市实验中学“活力课堂”培养学生“深加工”能力
发布时间:2023-09-18 来源:中山+

“同学们,大家看到,视频里的两位同学在争论自己所吃的不同价格牛排的真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开真相!”近日,在中山市实验中学高二年级生物老师刘付香的实验课上,同学们化身“侦探”,对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设计起PCR扩增和电泳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得出结论。“这样的课,太有意思了!”同学们纷纷说道。

近年来,市实验中学不断开展多方面教学创新工作,打造“活力课堂”,注重培养学生“深加工”能力,同时推出“魅力教师”教学特色,跳好专业发展的“教师集体舞”。

“活力课堂”上线  培养学生“深加工”能力

“我的课程实验主题,大多来自同学们的‘投票’,比如检验牛排的这节实验课,就是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说起这节实验课,市实验中学高中生物高级教师、中山市特聘人才刘付香打开话匣子。

对于她的课程,“创新”“有趣”“好玩”是同学们评价的高频词。“在我的实验课里,我讲得不太多,而是给一条主线,同学们围绕这条主线进行。”刘付香说,在课堂里,学生才主角。

同学们在上生物课。通讯员 黄芳 供图

在她的实验课里,同学们会进行讨论、设计、操作、展示和总结,这不仅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大家接触到多种技术。

刘付香的课程场景变化多,除了实验课外,还有大单元项目式、情景类、去试验田的学习模式。因此,同学们经常被老师带到学校内的中草药园、天空农场做叶片色素含量的实验等。

“在讲植物激素调节时,我们会通过研究香蕉、苹果的激素,将知识点串起来,成为模块。而在情景类学习中,比如研究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时,整个课堂会围绕这个情境,去解决提出的问题。”刘付香介绍道,在这个过程中,她会不断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

在市实验中学里,这样的“活力课堂”还有很多,这是学校主打的教学模式,也是学校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对学生“深加工”能力的“秘诀”之一。

“锵锵三人行”推门听课  大大提升讲课质量

在市实验中学的课堂里,经常迎来特别的“听课”人。他们在课堂进行时,不打招呼随机“推门”进入,坐在后排听课。他们,就是学校的“锵锵三人行”,由校领导、学科主任等组成。

“锵锵三人行”由校领导、学科主任等组成。通讯员 黄芳 供图

在课堂结束后,“锵锵三人行”对老师们的课进行点评,提出意见。“这节讲诗歌的课,可以再增加一些活动,比如学生可以进行三五分钟的表演,在演绎中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蕴。”在点评中,校长蒋晓敏提出建议。

在现场,点评组还将科组老师们组织起来,将课堂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解说和点评,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式。

“课堂是最基本的培养学生的单元,学校非常重视课堂质量。一段悠扬的旋律、一段幽默的语言、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个深入的课件……都能促成好课堂。”校长蒋晓敏介绍说,“锵锵三人行”每周会开展两三次,这种方式覆盖学校初中、高中100多个班,以此促进老师提高学识,将课程设计得更多元、更有创意。

同时,学校组织新教师“组团”听校内骨干教师上课,进行“名师”示范,并组成“师徒二人转”,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帮助新教师们更精准地找到教学方式和方向,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让每个孩子都出彩

走进市实验中学的校园,学生们仿佛步入“诗情画意”的花园中——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沙滩游泳池等,都是“打卡”点。

学校紫荆校道一路芬芳。通讯员 黄芳 供图

学校开发了80多个社团,音乐、舞蹈、美术、足球、羽毛球、志愿服务等丰富的社团,覆盖5700多名学子,实现了“人人都有项目”,让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有处施展”。在这些社团活动里,同学们不断收获自信,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领导力。

“学校不希望同学们只是‘死读书’,而是成长为心中有理想、脸上有笑容的学生。”蒋晓敏说,“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很出彩!”


编辑  张英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岳才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