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香山文化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多位专家做客对话沙龙
发布时间:2023-10-15 来源:中山+

10月14日,在纪念香山建县871周年之际,由五桂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五桂山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指导,香山香人文展览馆主办的“香山文化与岭南文化”对话沙龙在中山市元一沉香文化馆举行。

活动邀请了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中山市政协原主席丘树宏,珠海市文史专家徐惠萍,中山市文史专家郭昉凌,与市民一边品闻香山香,一边聊香山文化,挖掘香山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内涵与特色,交流探讨香山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香山文化与岭南文化”对话沙龙活动现场。黄标 摄

丘树宏结合其论文《秦汉以来岭南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六大贡献》,阐述了香山文化与岭南文化、中华文明的关系及其特点、地位和作用。他认为,务实、兼容、开放、创新是香山文化最突出的特色,孙中山文化则是香山文化的代表和旗帜。

徐惠萍从香山文化缘起和香山文化对近代中国贡献的角度,提出“香山文化需要被高看、被大写”的观点。她认为,香山文化虽然是地域文化,却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如果跳出香山看香山文化,会发现它是明清以来东西方文明碰撞交融的结晶,其精神特征对于今天建设人文湾区,推动中山文化兴城都有深刻意义。

丘树宏(中)、徐惠萍(右)、郭昉凌(左)在沙龙上与市民交流。黄标 摄

郭昉凌认为,从中山黄圃的海蚀遗址、珠海宝镜湾的岩画、中山珠海的沙丘遗址,到铁城古城墙遗址、崖山海战遗址等,都印证了香山文化根植于中原文化、岭南文化、海洋文化,香山人得风气之先,最早开眼看世界。

中山市元一沉香文化馆、“香山香”人文展览馆负责人黄仲斌介绍,在纪念香山建县871周年之际举办此次沙龙活动,目的是挖掘香山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内涵,跳出香山看香山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从而助力中山市文化兴城建设。接下来,该文化馆还将陆续举办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多个香山文化主题活动。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