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推动“高质量”!中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发布时间:2023-11-08 来源:中山+

近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又传来喜讯:在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暨第十一届“珠江天使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我市共有12家企业获奖,这是我市自2017年以来,获得省赛三等奖以上的企业数最多的一年。这些获奖企业主要分布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领域。

这也反映了,近年来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除了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外,中山市博测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达影医疗中山有限公司、中山恒动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广东医诺维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山超精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新秀”脱颖而出,进一步壮大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阵容。

明阳生产车间(资料图片)。记者 余兆宇 摄

加快“建链强链补链延链”

今年8月,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名单(第一批)。我市共有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华帝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格兰仕微波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及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4家“链主”企业入选,分属4个重点产业链。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破解产业结构性问题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引进和培育了联合光电、康方生物、比亚迪、中科富海、迈雷特、鑫光智能等一批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加速产业腾飞,已然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药物研究室。记者 王云 摄

中山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是我市高端智能装备的代表企业之一。2016年8月,迈雷特公司董事长林守金带领自己的创业团队来到火炬开发区创立迈雷特公司。正是不断地创新,迈雷特公司不少技术才在全球拥有领先地位。林守金介绍,比如,在超精细微孔加工方面,迈雷特孔径的范围最小可以小于0.5毫米,德国某知名企业也只能做到在0.6-2.0毫米之间的范围打孔。智控系统的核心是数控技术,而数控技术的核心是多轴联动控制技术,目前国内一般企业都是以3轴或4轴为主,迈雷特在工业应用上已经实现了10轴10联动智能数控系统产品化。林守金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企业不仅要寻求快速成长,更要谋求创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中山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要注重创新,集聚更多创新资源,通过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提升整体竞争力。

广东鑫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与销售的综合服务商。2015年投产以来,业绩从零开始持续增长,2022年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预计今年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我很看好中山的发展前景,2022年,我们在原有鑫光智能产业园项目上,继续增资扩产投资2亿元,第二期建设项目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企业自有的智能化车间建设,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广东鑫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总裁付明涛说。

新“十大舰队”扬帆出海

“今年以来,我们稳步发展,尤其是在新型的汽车电子上,有较快速的成长,预计未来几年会迎来比较高速的成长期。”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俊强说。联合光电深耕行业近20年,在光学镜头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检测等方面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巩固高端安防主业基础上,近年加速了业务的延伸,产品已应用到新型显示、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

联合光电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代表企业之一。2021年8月9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根据这次《规划》,广东省在“十四五”期间将高起点谋划发展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多个未来产业。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则包括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

今年年初的中山市委经济会议上,中山首次提出打造新时代中山“十大舰队”。新“十大舰队”包括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光电光学、灯饰照明、中山美居、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时尚产业。新“十大舰队”所涉及的领域与省《规划》中提及的“双十”产业高度契合。

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我市制造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动能。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领军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双培育”计划,“一企一策”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培育壮大一批链主企业。在明阳集团150亿元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签约落地之后,今年上半年,我市接连取得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如三花控股集团投资30亿元在中山建设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配件生产基地。以新能源产业为例,我市重点发展风电、氢能、光伏、储能、核能等细分领域,并已开始建设产业集聚区,目标逐渐扩大链条范围与规模,打造全要素完备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今年9月,《中山市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印发。该《方案》提出,发展目标为新型储能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设备制造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发展,努力把中山打造成为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氢储能产业集聚区。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