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在2022年6月中下旬,推出《围绕一位中山籍革命先驱的20多年考证》的公众号文章。得知这一消息后,在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黄春华的鼎力支持下,作为主创人员的我,迅速跟进,并参与了考证的进展,形成“还原中共四大代表阮章”系列报道。在2022年度广东新闻奖评选中,该系列报道获得一等奖。
2022年,6月-9月,《中山日报》推出中山籍中共四大代表阮章的系列报道,包含1个“中山+”专题报道共9篇文章,报纸系列共4篇深度报道加1则消息,以及中山日报微信推文1篇、视频1个,中山发布1篇文章等。形成了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重磅组合报道。
系列报道达到既遵循新闻规律开展新闻报道,又讲好党史故事弘扬革命信仰的效果,既有新闻价值,又有社会价值。作为主创人员,我的创作心得有三点。
首先,挑选实事十分重要。多地党史研究者对阮章的研究前后长达20年,拥有的考证资料很多,如果有闻必录,面面俱到,只会引起读者的厌烦。这一系列的每一次报道选取的角度,尽量通过攻其一点,来凸显新闻价值。
其次,新兴媒介及技术正不断改变着传统新闻的选择方式和选择标准,除了提供有分量的新闻实事,还要从写作和编辑上满足受众阅读需求。《还原中共四大代表阮章》,从一张百年前照片底版的亮相入手,提出疑问:这位年轻人是谁?为什么要寻找他的照片?带着疑问,报道试图尽量带着受众一起跟随研究者沉浸到寻找阮章照片的现场,一步步追寻,不断完善证据链条,直到证据直指最终答案。另一方面,展现冲突和戏剧性的情节,从祖籍地一直以为是南朗左步村到实际上是南朗赤坎村;从阮章的家人一直不知道阮章是中共四大代表,直到发现党史部门在寻找阮章才找上门。此外,系列的每一篇之间都有关联性,在深入报道中,掌握的资料越来越多,记者也不断去完善一些前面报道未解决的细节问题,细心的读者读完系列,内心的疑问也不断得到解答。
此外,情感的共鸣贯穿了整个系列报道过程。通过研究者眼中的阮章形象及在研究中对阮章所产生的由衷敬佩、家人讲述中的阮章、传略中的阮章,尽量用平视的角度,反映出真情实感。在追寻阮章最新研究动态的过程中,阮章的形象和精神面貌日益饱满起来。一位百年前的“00”后,已是独当一面的革命先驱;他为了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命定格在24岁;他受工人群众爱戴,是家人的榜样;他的精神价值,在今时今日的意义……
为了提高报道的可读性,系列报道借鉴了“新闻特稿”的写作方式。编辑在处理这一系列报道的时候,在稿件处理和版面编排方面,也十分注重对新闻价值的提炼和凸显,以及在排版版式上保持系列的延续性。
在分发传播方面,在做好充分准备基础上,在适当的时机首发推出,使得系列追踪报道能够自成独家特色,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全过程”的报道,使这一题材的新闻价值得到最大化的挖掘。
编辑 陈彦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