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亨新区(南朗街道)采取分期供地的方式,对改造项目进行供地,供地后又通过“建一拆一”模式逐步进行腾挪改造,既不影响企业生产,也可满足增资扩产需求。记者1月2日获悉,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打造的“生产不停+分期供地”模式,在意万仕(中山)泳池设备有限公司改造升级项目得以实现,受到了企业的肯定。
全市首宗“生产不停+分期供地”模式
由于历史原因,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意万仕(中山)泳池设备有限公司改造升级项目地块未完善用地手续,且地块上已建成核心生产建筑,短期内不能马上搬迁。
据悉,改造地块位于南朗街道南朗工业园,东起南港路,南至迎海三路,西临番塔山南路,北到如山路,用地面积约113.12亩,改造主体地块现有16栋建筑物,现有建筑面积约37004.33平方米,现状容积率0.49。
“从对接‘工改’进行自改相关工作以来,企业积极配合相关工作。”翠亨新区工改专班成员、翠亨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孟庆光透露,根据企业经营实际情况,企业提出因今年订单已排满,需保留部分原有建筑物,希望可以通过“建一拆一”的模式,按企业改造生产经营计划逐步进行改造腾挪,实现不停产改造的诉求。
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意万仕(中山)泳池设备有限公司改造升级项目。通讯员供图
孟庆光表示,为实现权利人诉求并大力发展本地制造业,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工改指挥部耗时5个月,最后确定了分期供地的路径,并将改造方案的批复期从两年延长至三年,为中山市首宗。“现在,改造方案已获得市政府批复,完成了从无证蜕变成有证的关键性一环,推动了项目不停产改造。”孟庆光说。
意万仕(中山)泳池设备有限公司改造升级项目改造后,企业将实现增资扩产,总建筑面积不少于12.5万平方米,预计产值超6亿元,年税收3900万元。
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意万仕(中山)泳池设备有限公司改造升级项目。通讯员供图
提供有温度的服务,确保优质企业不流失
孟庆光告诉记者,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工改”有三种模式:政府(国企)整备、村企合作、协助企业自改。意万仕(中山)泳池设备有限公司改造升级项目属于企业自改,但需要工改指挥部协调解决相关手续。“像意万仕这样的项目,有一定的规模,且又有能力贡献税收的企业,产业也符合这个片区的未来产业规划,我们协助企业原地自改,不需要搬迁。”
从2023年下半年以来,翠亨新区“工改”接连取得突破。其中,9月,翠亨新区首个村企合作“工改”项目——翠城1号·翠亨智能制造国际企业谷项目动工建设。翠城1号·翠亨智能制造国际企业谷项目是首个落地的翠城系列“工改”园区。未来翠亨新区将利用“工改”整备出来的产业空间,规划建设4个翠城系列园区。
同时,翠亨新区已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累计整理拆除低效工业用地4450亩,成为中山这两年整理拆除低效工业用地面积最多的镇街。
孟庆光表示,对于“工改”范围内的企业,无论是需要搬迁,还是原地自改,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工改指挥部都提供了有温度、高效率的服务,确保改造区的优质企业不流失,改造、生产两不误。
【统筹】 李红
编辑 陈彦 二审 朱晖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