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中山水上交通安全情况新闻发布会在中山海事局召开。发布会上,就春运期间保障重点民生物资水上运输、防范船碰桥工作等问题接受省市媒体提问,回应社会关切。

发布会上,中山海事局副局长胡凌介绍了2023年中山水上交通安全情况。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中山海事局辖区发生3宗统计范围内水上交通事故,死亡3人、沉船0艘、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事故四项指标保持低位运行,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同比下降99.5%,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在防范商渔船碰撞方面,扎实推进“商渔共治2023”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市海洋综合执法部门查处渔船违法行为38宗,扣押“三无”船舶186艘,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取消乡镇备案船舶43艘。在防范船桥碰撞方面,建立健全桥梁水域安全常态化监管工作机制,全面梳理辖区98座桥梁(含在建桥梁)数据,制作《船舶通过桥梁水域安全须知》并向辖区常到港船舶发放,帮助航经船舶熟练掌握桥梁通航净空尺度,针对辖区浮吊船、皮带船、打桩船等超高船舶不定期开展“一对一”书面提醒和重点盯防。
在服务保障地方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去年,中山海事部门共保障辖区进出港船舶14.11万艘次,口岸查验7104艘次,货物吞吐量11453万吨(其中船载危险货物吞吐量386.9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29.5万TEU,渡口渡运量497.7万人(车)次,中山—香港航线客运量65.8万人次。
在保障重点工程方面,助力深中通道、香山大桥、深江铁路、南中城际等重大涉水工程高效、安全、平稳施工,2023年深中通道等重点施工水域安全形势稳定,全年没有发生纳入统计的水上交通事故,在辖区范围内实现“零事故、零污染、零伤亡”目标。
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成功推动港澳籍维修船舶直航入境中山口岸落地实施。开辟煤油气等民生物资安全进港“绿色通道”。实行船舶转籍“不停航办证”“马上办好”等便民措施。协调推进兴安化工码头、粤海能源码头办理重新启用相关手续。
在保障春运方面,2024年春运期间,中山水路共保障445070人次旅客安全出行,同比上涨21%;其中乡镇渡运量352143人次,同比上涨6%;来往中山、香港两地的高速客船运量94600人次,同比上涨17%。累计保障30.3万吨重点物资运输,同比上涨16%。
焦点问答

问:请问中山海事部门在防范船碰桥工作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中山海事局副局长胡凌:去年12月5日,印发了《中山海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在全局范围内组织开展桥梁防碰撞专项整治行动。
近期,中山海事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事务中心、中山航道事务中心对辖区桥梁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对辖区87座桥梁及水域开展全覆盖巡查,将排查发现的桥梁安全隐患形成清单,通过发函、微信、走访等方式督促桥梁业主限期整改;对辖区22家航运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开展事故案例通报,共查处防范船碰桥相关问题2项,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问:港澳籍入境维修船舶直航进出中山口岸海事便利措施的实施,将为中山相关产业带来哪些利好?
中山海事局副局长胡凌:根据相关企业反馈,首次直航进口岸修理的香港籍某船节约了拖航费用约6万元,综合维修成本下降了10%。这一便利措施的实施,预计相关船舶修造企业将增加30%的订单量和数千万元的产值,进一步激发中山市临海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动能,为中山船舶修造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吸引更多的港澳籍船舶入境中山维修,有力推动中山市临海装备制造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广大船东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对大湾区内船舶要素便捷流动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该项业务为港澳与内地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开辟了新的通道,有利于中山加快融入服务港澳地区经济发展,加深中山与港澳的相互联系,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