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工改”900天丨村集体收入涨了,“工改”走出一条富民增收路
发布时间:2024-06-25 来源:中山+

自中山吹响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攻坚的号角以来,900天里,不少村镇积极投身“工改”,通过清理“小散乱污”、利用低效的旧厂房,盖起空间与设施集约利用、高性价比的现代化园区,让集体土地资源变资产,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工改”让农村居民“口袋”更鼓,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城镇居民。村民在一个个“工改”项目中,享有扎扎实实的获得感。

落地高端园区
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6月下旬,在板芙镇白溪村的国际无人机(大湾区)智能生产基地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忙碌施工。

“这里之前是十几家低端家具厂、服装加工厂的聚集地,大多为旧有的锌铁棚厂房,不仅土地租金和产值比较低,还存在不少消防安全隐患。”白溪村党总支书记谭凤池介绍,白溪村是板芙镇较早开发工业的村,老旧、狭小的锌铁棚在市场中逐渐落伍,更与周边优美的山水生态环境形成鲜明反差。

国际无人机(大湾区)智能生产基地项目是白溪村“工改工”宗地项目,占地面积约60亩,2024年初由板芙镇人民政府通过公开出让方式确定改造主体实施全面改造,计划建设国际无人机生产基地、配套设备生产基地、展示及交易中心、技术研发和培训中心等,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较改造前增加约10倍,年税收增加约27倍。

“项目落地后,村集体物业租金收入较改造前增加约3倍,相当于去年一整年的村集体收入。”谈起“工改”为村里带来的好处,谭凤池的喜悦溢于言表。在他看来,村集体收入提升是一方面,村居环境改善、就业机会增加也是“工改”带来的利好。“在与企业负责人和‘工改’专班的交流过程中,我提出项目建成后工作岗位优先考虑本村村民、园区建设与休闲观光有机结合等建议,他们欣然接受。”谭凤池说。

“一开始我并不支持‘工改’,怕村集体的收入一下子断了。在村委和‘工改’干部一次次政策宣讲,为我们算清经济、安全、生态账后,我真正了解到 ‘工改’能为村里带来的益处。”白溪村村民李志明说。

位于板芙镇金钟村的中玺云谷产业园项目,可谓板芙镇内村企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板芙镇探索政府挂账收储、“工改”和“招商”联动的样板。

中玺云谷产业园招商中心。(资料图片) 记者  王云 摄

该项目所在地块原权属为板芙镇金钟村第一村民小组,上盖物曾经以锌铁棚工业厂房为主,面积2.5万平方米,容积率仅为0.7;经营主体多为“小散乱”企业,年产值3500万元,税收131万元,村集体租金收入仅30万元。“项目正式奠基动工,对我们全村来说都是喜事,村民们都很支持新项目落地。”金钟村党总支书记黄惠荣介绍,“工改”后,村集体将获得超1.2万平方米的物业补偿以及10年返租期,每年租金收入预计约150万元,较改造前增加超4倍。

租金收入增加
“家门口”就业机会增多

一批长期空租、低效利用的集体用地,通过“工改”得到了盘活,不仅集体租金收入得到保证,村民通过“家门口就业”和出租屋收入,“钱袋子”也充实了。

在东凤镇民乐社区,四栋九层高的“工改”新厂房已经建成。在入驻企业中山市泛华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华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机械手臂忙碌地加工着美妆零部件。扎根东凤20多年,泛华公司借助“搬家”和合工业园的契机,投入资金升级生产线。2024年春节开年后,泛华公司整体搬迁至刚竣工验收的东凤镇民乐社区和合工业园里办公,全新智能化升级的生产线正马力全开赶生产,二季度订单充足,产能满负荷运转。

泛华公司的智能化车间。 受访者供图

东凤镇民乐社区和合工业园作为中山市首个村级“三旧”改造项目,于2023年11月建成投产。截至今年6月,和合工业园共入驻9家企业,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家。良好的配套促进了人才的招引,目前进驻企业为该片区提供2000多人的就业岗位;每年创造集体经济物业租金收入约2000万元,比原来增加5倍;园区亩产值1078万元,比原来增加5倍;年产值将达到5.5亿元,也比改造前增加5倍。

东凤镇民乐社区和合工业园。 受访者供图

附近兴民街16号的业主梁先生经营出租屋,他对和合工业园项目落地带来的人流感到欢喜。“集体收入有显著提升。企业带来的人流量也带动了出租屋的租售,居民还能再拿一笔房租收入。工业园附近的出租屋基本满租。” 东凤镇民乐社区“两委”委员、企业办主任何均辉对此补充道:“以前,周边片区的出租房大约一半租不出去;9家企业腾挪回和合工业园后,周边片区的出租房租住率基本满员。”

正在火热建设中的富集—云谷数字产业园是东区街道“工改工”典范项目,融合了村企合作与单一主体归宗的创新改造方式,不仅是岐江新城中山总部经济中心的首个“工改工”项目,更是目前中山中心城区连片改造面积最大的项目。记者采访获悉,截至2024年6月,富集-云谷数字产业园项目已进入一期全面建设阶段,预计2025年中就能完成首批项目的交付。项目招商团队已经在深圳开展了几场招商活动,接洽了不少优质企业,签订十多家意向进驻企业。“该项目不仅可以带来一笔可观的租金收入,还将间接带动其他物业项目的租金收益增加,同时也为股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东区街道白沙湾经联社社长汤子孚如是说。

富集—云谷数字产业园项目示意图。  受访者供图

推动产业振兴
“工改”重塑乡村产业空间

在今年5月初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上,全省提出“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硬实力”“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以产业振兴推动农村旺起来、农民富起来”等,强调产业之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横栏镇裕祥村党委副书记吴镇辉表示,村里计划成立一个专门服务裕祥工业园的公司,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改造基础设施,完善智慧停车、园区治安、卫生管理等配套。“让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良性互动,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人人向往之地。”

横栏镇裕祥工业园首批重点项目正在建设中。(资料图片)  记者 文波 摄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工改”不单单带来产业载体的更新,更是启发一些村集体打开了更多创富增收的思路:不局限于收取土地租金,而是在更大范畴内用好“工改”释放的红利。“工改”正在重塑乡村的产业空间,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支撑。

【统筹】黄凡 徐钧钻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